天天看點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雲栖TechDay第37期,上海盒馬網絡創意總監劉巍帶來“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的演講。本文主要從盒馬的設計來源開始談起,闡述了盒馬的品牌定位,進而着重分享了盒馬品牌設計曆程,接着介紹了盒馬在自有品牌的試水、盒馬在服務鍊路中的機會點,以及怎樣把服務設計融入業務,最後作了簡要總結。

盒馬不是傳統的連鎖超市+APP,而是供應鍊重構、品類重構、服務重構後誕生的新零售品牌。考慮到線上、線下結合,通過服務設計的語言诠釋企業精神觸達使用者。整個品牌Redesign,曆時3個月,解析設計師如何自我驅動進行品牌重塑,通過服務設計的手段來诠釋盒馬品牌。

盒馬

盒馬是什麼呢?盒馬其實是一家生鮮電商,有線上也有線下,線下可以了解為我們的體驗店。盒馬不是傳統意義當中的連鎖超市+APP,而是一家網際網路超市,我們結合線上線下,包括線下供應鍊的重構和品類的重組、服務重構誕生的一種新零售模式,在盒馬以App支付為主(為滿足極個别需求,也開通了現金代付服務)。

今天我們來提出一個OAO的新概念,Online And Offline,資訊完全打通,實則使用者體驗最佳。到家服務看似增加成本,實則深度擷取客群。餐飲與零售跨界融合,滿足随時随地吃的需求。友善消費者在店内享用最新鮮的美食,同時提高轉化率。以店做倉提升效率,颠覆傳統電商,門店貨節即位線上虛拟貨架,商品即服務體驗,增強客人的信任感。

以前總是把線下的流量引到線上或者是線上的流量引到線下,今天我們希望把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在一起,使用者怎麼舒服怎麼來,讓使用者在他希望的場景下體驗到一個最好的服務,是以我們提出OAO,能滿足使用者有一個随時随地吃的友善的新零售嘗試。

那盒馬使用者群是什麼樣呢?盒馬生鮮使用者群基本上是以25歲以上女性使用者占比比較高,三口之家的忠誠度也比較高,這類人群是盒馬電商的高黏度使用者群,他們基本上都是住在門店旁邊周邊的使用者。

一般網際網路都喜歡做輕資産,那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生鮮呢?我們是自帶流量,它滿足于3到5公裡半徑生活群,我們不是在創造需求,而是滿足周邊使用者的需求,他們住在周邊就可以到裡面逛一逛、吃一吃,然後回家還可以照樣下單。以店為倉模式實際上是提升配送效率以及節省擠壓庫存。盒馬商品不存線上上和線下,是統一庫存管理,實體貨架其實就是倉儲貨架,交易是一體化的,你線上下或者線上買的都會在購物記錄裡面有存檔。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盒馬線上有兩種類型的店,一種叫盒馬鮮生,一種叫盒馬集市,可能大家了解的都是盒馬鮮生,盒馬集市目前隻有一家位于上海灣店。集市和生鮮的差别在于,生鮮店一般是4000到6000平的一個營業面積,集市店是10000平左右的營業面積,裡面的業态也會更為豐富一點,比如說裡面會有一些賣鮮花的,裡面的檔口也會更多,逛吃的感覺會更強烈一些。生鮮店裡面主營一些蔬果、海鮮,比如你買了海鮮以後,可以在檔口直接烹饪和加工,也就是說嘗過以後再買會更放心。

截止到發稿,盒馬現在在上海有10家店,北京2家,甯波1家,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店。我們現在擴張速度是每個月有1.1家的速度在開線下門店,我們要滿足3到5公裡快速配送到使用者家裡的服務。

盒馬品牌設計

盒馬開始成長非常快,在品牌這一塊當時并沒有做很多的考量,後期我們想把品牌形象進行更新,初期我們在官方論壇上發起了LOGO和吉祥物大賽,并得到了12套設計方案的提案,最後确定一家三口更親民。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實際上一個品牌不是喜歡就OK了,我們的品牌實際上是在诠釋商業以及企業價值,和企業精神的傳遞,能讓使用者感覺到我們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以對使用者産生更大的黏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進行了一個品牌金字塔推導,提出五個問題,平台能提供的服務是什麼,品牌能為我們帶來的實際價值是什麼,情感價值又是什麼,品牌的個性化是怎樣,品牌的核心精神和價值又是什麼。通過這五個問題來诠釋我們整個企業精神和盒馬品牌連接配接。通過這5個問題也列出了一些關鍵字,那我們盒馬是什麼呢?有人說潮流、時尚,我希望它能是我們每天都會去的,是一種生活态度;有人說它是值得信賴的,有人說是一種優質體驗,能提升我的生活品質,可以讓我很簡單買到我想要的食材。是以我們得到了一個品牌的金字塔,以輔助于盒馬品牌LOGO設計。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盒馬品牌基因是基于這些關鍵字,當中提到比較多的是信任、幸福以及創新。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創新企業,我們需要有一個可以讓人産生好奇感的标志。早些年的設計風格是非常繁瑣的,越往後面包括所有大品牌IBM、LG、星巴克都是在簡化LOGO。其實簡約讓人易于記住,也是我們設計的目标。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目前,我們設計的嘴巴中間是無窮大的形狀,為了初期讓使用者能夠辨識和快速讀出,我們希望在形上面可以看出來是河馬,并且嘴巴比較大,看起來比較能吃的樣子。在字型設計當中,由于盒子的盒比馬的筆劃要繁瑣多,是以盒和馬要找到一個均衡感,把筆觸一直延伸到盒字,并且盒更像一個家的感覺,也像一個大廚,皿也像他們烹饪的盤子。并且馬是微微的傾斜,希望我們快遞服務能讓使用者感覺到快速送達的感覺。字形也采取了比較年輕,稍微有點圓但是又不是黑體字,太圓會顯的比較幼稚,太方正會缺少親和力,是以我們選擇這樣一個字型,得到了盒馬品牌的組合。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同時,盒馬吉祥物應運而生。盒馬的頭就是和我們LOGO的形是一樣的,身材比例是1:2。吉祥物誕生以後可以有多種的用法,比如說線性的、翻白的、描邊的、扁平、動畫、插畫風格等等。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我們也做了一些表情的表情包,流口水的樣子,啥賣光了,好好吃,酸爽等等。還有害羞的表情、大廚、快遞小哥的造型,還有我們的公仔、購物袋等。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從我們整個設計到産出,大概花了3個半月的時間。由于我們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整個品牌形象還不是很确定,我們也希望盡快搞定。前面一個月是準備提案部分,後面一個月是整個落地。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整個設計過程,大家看到前世和今生,之前為了鋪市場做的盒馬外賣LOGO,然後做了超市,盒馬鮮生超市的LOGO,但是在我們網際網路的應用當中這個形式過于複雜了,不适合同時用于線上及線下。

我們APP當時沒有任何的限定規則,并未考慮統一性及延展性。 APP的第一個Icon,2016年1月份上線的。第二版在還出現了繁體版的盒馬字樣,我們12月12号正式落地上線了我們品牌形象。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我們在APP當中Icon嘗試,有單字型的、有反白的、還有純圖形的、圖形和文字相結合的,最後我們選擇第四個,原因是我們希望能夠看到Icon以後一眼能讀出來,并且通過圖形能夠增強記憶,也增加一些趣味性。這是在App Store應用市場的一個滲透。還有在我們APP當中的一些找不到頁面,還有一些空資料頁面一些滲透,希望使用者在等待焦急的時刻能有一個好心情。

自有品牌試水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我們也會有自有品牌,為快速并适用廣,我們做了一些通用的标貼在盒馬自營的一些産品上,以适應于不同的産品通用。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我們開始嘗試做一些水果的包裝,比如我們梨子的包裝,叫盒你在一起永遠不分梨,第二個是蘋果的包裝,蘋水卻相逢一見即傾心,第三個禮盒是水果禮盒,環球甄果盒家歡樂。還有餐巾紙、雞蛋,現在可以在門店買到盒馬儲值卡,因為有一些老年人他們沒有支付寶帳号,也不會自己去申請,是以我們也為這部分使用者選擇可以買實體卡,然後充到他們帳号裡面,這樣老人隻要刷一下就可以。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這個是我們自有品牌盒馬的大米,還有我們盒馬下面自有品牌盒馬味道,這是過年的時候做的套裝,當時也是在文案上面花了心思。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這是我們盒馬年夜飯系列一個包裝,河馬的頭也是合家團圓坐在一起,也是充分利用了我們整個品牌的延展。還有我們自有品牌盒馬味道,5到15分鐘拿出來微波爐裡轉轉或者是放在鍋子裡連塑膠袋一起煮,拆開到盤子裡就能吃,滿足于我們年輕人懶惰又要求生活品質的訴求。

盒馬在服務鍊路中的那些機會點

盒馬服務設計展現在哪裡,盒馬在服務設計當中的機會點有哪些?盒馬超市有水果、有休閑食品、有酒類、有蔬菜、有冷凍品。生鮮是我們主打的,可以稱完斤兩直接拿到生鮮當口在現場給你烹饪,有點在精品超市裡吃海鮮大排擋的感覺。還有西式熟食區、半成品區,半成品也是考慮年輕人比較懶,而且下班又比較晚,把大蔥切成段,把大蒜剝成瓣,大家随手拿一拿可以滿足你很友善的生活。烹饪完可以直接坐在超市裡面吃,烹饪的時候你可以在裡面轉,到時候可以通過電子叫号器或者是短信來通知你做好了。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我們超市裡面也有别于傳統超市,我們會有很多顯示屏,未來我們也會在顯示屏應用上面下一番工夫。叫号屏和POS顯示也是我們UED自己設計界面。特别提到一點就是我們用的是電子價簽,并不是用紙質價簽,我們用電腦去操作所有盒馬門店價格,而且線上線下可以同款同價。在金橋店裡面有一些無處不在的情懷性的文字,“嘴裡留住美味,心中裝滿快樂,誰不期待一碗一筷的幸福”。檔口不光是海鮮,也可以買披薩、上海菜還有叉燒,在店内模式,大家可以看到掃碼和付款模式。

線上線下用的是同一批貨,檢貨員三分鐘之内要檢到下一個貨品,然後檢到貨品以後挂到懸挂鍊上,送到客戶家的貨品就是通過前場和後場的檢貨,是分類檢貨,然後挂在上面,運送到我們的打包區。我們有線上APP下單的概念,怎麼滿足半個小時能送到家裡,因為他們都是按分秒去計算,有時候店員在店裡面奔跑是以會引起顧客的一些好奇,因為3分鐘檢不到下一個貨品他們會在KPI績效上面算逾時。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我們現在要想想看進店前和在家裡、在店中或者在結賬的時候我們都需要考慮到哪一些環境,我們可以做哪一些設計?圖為我們年貨節的一個互動活動,叫年貨節紅包。實際年貨節有兩種類型,我們線上上搞,線下同期在搞,我們分為兩種紅包類型,一種是利是紅包,一種叫AR紅包,文案内容也是比較網際網路化的,紅包後面翻過來有二維碼可以領取優惠券。還有AR紅包,AR紅包是在店裡面列了一些物料,通過掃描物料可以拿到。這些物料是分散在店各處的,希望使用者可以線上上線下體驗一緻性,關聯起來,并且能提高我們使用者購買率以及趣味性。如果您沒有去門店,也可以在我們APP上看今天盒馬大廚在烹饪什麼東西,可以看現場直播,也可以在裡面點評。

我們希望能通過店内指引以及互動裝置讓使用者體驗到我們是一家線上的超市,包括懸挂鍊、電子價簽、AR紅包等等,這些滲透讓使用者看到我們其實是一家網際網路基因公司,我們在整個導購體系當中,還有文案體系當中也有所展現。

把服務設計融入業務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我們也要考慮,原來是做線上設計,現在不得不考慮還有線下動線的設計,我們要學習宜家的動線設計,取其精華,比如說每個樓層都有購物指南,牆上的訓示貼,收銀台訓示,友善顧客的購物袋,甚至上廁所的時候門口有一個挂袋子的地方。還有它會把整個情懷性設計跟産品融合在一起,比如說在兒童區寫着“為了我的下一代,世界上最重要的人”,除了促銷和宣傳以外還會把情懷結合在裡面。我們盒馬門店也是現場烹饪,可以試吃,也希望使用者能在這裡體驗到這種服務和品質,線上上也更敢下單了。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亞馬遜BOOK線上和線下統一心智流程,亞馬遜原來是做線上書店的,但他們線下也做了門店,就跟我們盒馬一樣線下有體驗店。它在價簽上面也有條形碼,條形碼可以檢視一些價格,這樣使用者就不會在想線上賣的便宜還是線下賣的便宜,并且他會有排行榜,把線上貨架排行榜心智都用到線下來,并且會有書的星級評價,我們未來也在想我們會不會建立使用者的點評以及信用評價體系,正好我們是電子價簽做起來更加友善。

盒馬-服務品牌設計的路上

亞馬遜購是對未來超市的一個暢想,貨架都有一些感應設施,能感覺到你拿了或者又再放回去,然後出門刷一下就可以結賬了,目前他們隻有一家試驗店,我覺得零售行業開始有趣了,暢想的空間更大了。中國真的發展好快,今年新零售和互動裝置如雨後春筍一樣出來,國外的裝置可以通過互動屏來選商品,然後直接下單結算,還有包括貨架旁邊電子顯示屏有相關推薦。

身在其中做設計的驅動者

我們希望中國也能走在世界前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希望中國有一些原發原創的設計或者說有一些新的商業模式,能引領世界行列的前沿。我們在設計過程當中,雖然看到了很多很絢的東西,也希望我們能通過設計,服務設計去驅動事情的發展,然後在合适的時間做合适的事。我們希望能腳踏實地,在場景和環境當中去感受,而不是坐在辦公室裡去感受。

本文為雲栖社群原創内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如果您發現本社群中有涉嫌抄襲的内容,歡迎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社群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權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