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紫光集團已收購武漢新芯大多數股權

7月26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清華紫光集團已收購武漢新芯的大多數股權。武漢新芯的大多數股權被收購後,将改名為長江存儲技術公司(yangtze river storage technology co.)。而清華紫光董事長趙衛國将成為這家新控股公司的總裁。清華紫光将擁有長江存儲技術公司超過50%的股權。其餘股權的控制方是內建電路産業投資基金和另一家由武漢市政府扶持的基金。

清華紫光一直活躍于對海外半導體市場的投資。而武漢新芯曾獲得國家資助以建設價值240億美元的晶片制造中心。

據知情人士稱,在政府的引導下,清華紫光集團和武漢新芯這兩個緻力于研發先進存儲晶片的領軍公司已合并。目前中國希望打造實力更強的業内公司,以縮小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科技差距。

去年,清華紫光集團出價230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制造商美光科技的嘗試落空。這家公司此前也為另開設一家耗資高達120億美元的存儲晶片工廠而籌集資金。

目前中國制造存儲晶片的能力有限。提升這方面的制造能力是中國經濟規劃的一個優先事項。

知情人士稱,中國國家內建電路産業投資基金(na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investment fund)促成了這筆交易,而此次收購将合并中國晶片制造業的頂尖資源。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晶片設計公司,清華紫光與政府部門有着密切聯系。武漢新芯的規模較小,但其存儲晶片項目得到了內建電路産業投資基金和科學院的支援。

據兩名知情人士稱,中國政府認為,與僅獲得政府扶持的項目相比,由清華紫光營運的存儲晶片項目将更具競争力,因為清華紫光類似武漢新芯,既是國有企業,又兼具私營成分,并接受私營投資方的資助。

中國希望通過盈利能力更強的高科技企業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半導體是中國這一目标的焦點之一。中國制造了全球的大多數智能手機,但其中的先進元件卻主要靠進口。巴克萊銀行的資料顯示,晶片占據了智能手機制造成本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比例。而組裝成本僅占2%至4%。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