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攜手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論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

作者:海外網

來源:經濟日報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寬廣視野深刻觀察全球發展大勢,直面“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時代之問,着眼于人類前途命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而貢獻的中國方案,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各國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未來的必由之路,是始終站在曆史正确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的偉大理念。

共建“一帶一路”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偉大理念的重大舉措。經過多年努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日益成為踐行這一偉大理念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整套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契合的價值導向和實踐方法,産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和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國際國内背景下,應當更加鮮明地将共建“一帶一路”作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抓手,促進高品質互聯互通,推動高品質經貿合作,深化高品質衛生和環保合作,強化高品質安全保障,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共建“一帶一路”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更加凸顯

第一,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維護世界和平、安全和促進共同發展的中國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信心和決心不會變,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誠意和善意不會變。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确定性明顯增強。一些大國以本國利益為先,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大搞經貿規則“小圈子”,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風險蔓延,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凸顯了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安全挑戰;世界經濟長期疲弱,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主要經濟體推動再工業化和産業回流,國際貿易投資萎靡不振,各國發展差距有拉大之勢。

在此背景下,我國明确宣示要不斷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面對世界和平、安全和發展的系統性難題提出的系統性解決之道,抓住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各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為融通中國夢與世界夢、實作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了中國智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隻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就一定能夠迎來人類和平與發展的美好未來。

第二,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提供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加強全球治理、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是大勢所趨,也是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

目前,全球治理體系基本架構仍在發揮有效作用,但不少機制、規則和運作方式已不能适應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不能适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要求,也不能适應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新問題新挑戰,必須進行調整、改革與完善。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崛起,但全球治理體系未能充分反映這一格局的變化,其代表性和包容性不夠。伴随着上一輪經濟全球化的全球發展失衡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電子商務、數字貿易、氣候變化、金融安全、網絡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新興領域的合作機制、規則尚不完善,難以适應商品和要素安全高效流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國明确宣示要不斷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性提出并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創造性提出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熱烈響應,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将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

第三,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為引導人類文明走向提出的中國主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古往今來,各國文明交流交融的曆史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資訊化深入發展,不同文明更加平等地交流與合作的态勢日益明顯。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包括我國在内的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凸顯了不同國家治理的差異,充分展現了我國的制度優勢和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與此同時,西方保守勢力重拾冷戰思維,“文明沖突論”沉渣泛起。

在此背景下,我國明确宣示要不斷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這一中國主張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曆史擔當,必将推動曆史車輪向着光明的目标前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人的尊嚴和權利,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共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世界美好未來。

新形勢下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應成為主要抓手

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形成一整套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契合的價值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緻力于合作共赢、共同發展,讓各國人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這也是中方倡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目标。

共建“一帶一路”秉承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赢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内涵,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堅實的曆史文化基礎;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為推動建構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重要的方法論基礎;共建“一帶一路”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把綠色作為底色,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創造性地将新發展理念運用于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努力實作高标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援的規則标準,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同時確定商業和财政上的可持續性。

共建“一帶一路”中形成的包括精神、原則、理念、目标等在内的一整套價值追求,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契相通,順應時代要求和各國人民的普遍願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一帶一路’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加入進來,共同參與、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赢,傳遞的是希望。”

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形成一整套促進各國共享發展的實踐方法。

從亞歐大陸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台,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成為機遇之路、繁榮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将互聯互通作為關鍵,促進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實作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并進,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繁榮開辟了新路徑。共建“一帶一路”将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優先方向,推動建構以新亞歐大陸橋等經濟走廊為引領,以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資訊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為依托的互聯互通網絡,輻射帶動更廣區域更多人口參與國際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合作,顯著提升了沿線國家的發展能力。共建“一帶一路”将規則标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大力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發展“絲路電商”等新業态新模式,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為持續疲弱的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增添新亮色、注入新動能。據測算,共建“一帶一路”将使“發展中的東亞及太平洋國家”的國内生産總值平均增加2.6%至3.9%。共建“一帶一路”将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作為社會根基,開展形式多樣、領域廣泛的人文交流,建設智力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聚焦消除貧困,幫助沿線國家實作可持續發展。世界銀行有關報告認為,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共建“一帶一路”中的一整套以互聯互通為關鍵的實踐方法,深刻反映了世界生産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的一般規律,反映了各國人民謀和平求發展的美好願望,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必将産生越來越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我們應該建構全球互聯互通夥伴關系,實作共同發展繁榮。”

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形成遍布全球的夥伴關系網絡。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帶一路”藍圖初步繪就,成果逐漸呈現。在這一過程中,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相識相知,結成了緊密的合作夥伴。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已寫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以及其他區域組織等有關檔案中。截至目前,衆多國家和國際組織與我國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案,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衆多國家和區域的發展戰略與規劃進行了對接,共建國家已由亞歐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區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經成為各參與國家和國際組織深化交往、增進互信、密切往來的重要平台。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成為各方共建合作的重要投融資平台。圍繞貿易、投資、稅務、知識産權保護等具體合作領域,相關各方也建立了諸多務實有效的合作架構和體制機制。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加強抗疫合作,在國際海運和空運遭遇嚴峻挑戰的形勢下,中歐班列等陸路運輸運送大量抗疫物資,成為守護沿線國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生命通道”。

這個遍布全球的夥伴關系網絡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寶貴财富,成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強大基本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各有關國家積極響應。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衆多國家政策協調不斷加強,重大經貿項目加快實施,基礎設施聯通網絡正在形成,産業和金融合作穩步推進,各國民間往來更加密切,為各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大動能

一是促進高品質互聯互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作互利共赢、共同發展。

目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發達經濟體保護主義擡頭,堅持開放發展、建設互聯互通的世界更加重要也更加緊迫,這是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要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和智力支援,聚焦關鍵通道、關鍵節點、關鍵項目,推動陸海天網四位一體聯通,建設高品質、可持續、抗風險、價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礎設施,擦亮中歐班列、“絲路海運”等品牌,積極穩妥推進貨物“綠色通道”建設,維護區域産業鍊、供應鍊安全暢通運轉;要深化規則标準“軟聯通”,與更多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等,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商建電子商務合作機制、貿易救濟合作機制等,加強融資、貿易、能源、數字資訊、農業等領域規則對接合作;要積極推進沿線國家民心相通,深化公共衛生、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科技教育等各領域各層次合作,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文明互學互鑒的橋梁與紐帶。

二是推動高品質經貿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作經濟大融合、發展大關聯、成果大共享。

經貿關系是國際關系的“壓艙石”與“推進器”,需通過高品質經貿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要以建設高水準國際運輸通道為基礎,以進博會、廣交會、京交會等高品質經貿合作平台為載體,以完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機制為保障,以發展“絲路電商”等新業态新模式為特色,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優質商品、技術和要素開放市場,着力推動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往來繼續擴大、雙向投資繼續深化、産業合作繼續拓展、多邊合作繼續邁進。

在這個過程中,應堅持突出重點,針對不同合作夥伴、不同合作領域分類精準施策,引導各方面資源重點投向那些具有示範效應和标杆作用的建設項目,形成更多可視性成果。應堅持共享發展,更好發揮貿易、投資、産業合作對于沿線國家和地區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作用,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多貢獻。應堅持國際标準,将“一帶一路”貿易暢通與世貿組織規則更好地結合起來,加強貿易投資領域的經濟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全面均衡地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三是深化高品質衛生和環保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支援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對接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規則、标準和最佳實踐,統籌推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讓各國都從中受益,實作共同發展。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未結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多數是開發中國家,與我國加強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合作的願望強烈。應順應各國人民保護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期待,大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抗疫合作,增強疫苗、藥物和醫療物資的可獲得性、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改善衛生基礎設施,提升沿線國家公共衛生能力,建設更緊密的衛生合作夥伴關系,打造健康絲綢之路,推動建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氣候變化作為重要的非傳統安全風險,對人類生産生活的影響也日益顯著。随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釋出碳中和目标,世界各國已經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共識。應以力争實作“雙碳”目标為引領,将應對氣候變化擺在“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加強自身生态文明建設的同時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海洋合作、野生動物保護、荒漠化防治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建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

四是強化高品質安全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

目前,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各種不穩定性不确定性明顯增強,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安全保障機制建設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日益顯著。要高度重視風險防範,将強化安全風險防範機制作為系統性工程來抓,全面提高安全保障和應對風險的能力。完善監測和預警機制,探索針對對外投資企業的分類分級風險提示制度。加快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商簽投資保護協定,為有效防控投資風險提供保障。探索創設服務于共建“一帶一路”的外彙交易産品體系,幫助企業規避在沿線國家投資的匯率風險。通過強化高品質安全保障,推動“一帶一路”項目更好地建設和營運,保障企業和人員更加安全放心地“走出去”,在當地實作持久發展。同時,應推動沿線國家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有效應對各類風險和挑戰,打造安全共同體。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 李馥伊 楊長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