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如何在商業銀行戰略規劃中發揮作用

大資料如何在商業銀行戰略規劃中發揮作用

摘 要:商業銀行戰略規劃的制定,需要海量資料,但目前,行外資料基本未被納入銀行資料庫,行内資料受資料安全等制度限制,使用不足。未來大資料要在商業銀行戰略領域發揮價值,需要大資料服務外包商,不僅提供各種基礎資料,而且提供大資料人才。

近兩年,大資料如何應用一直是各方探索的重點。所謂大資料,是在計算機存儲能力、計算能力、計算技術、計算速度大幅增長的基礎上,對海量資料複雜處理的産物。大資料常常被定義為海量資料“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發揮巨大價值,這也說明其是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産物。

大資料如何在商業銀行戰略規劃中發揮作用

對金融機構來講,大資料的運用也是一個亟待挖掘的“富礦”。今天開始,老張用一個系列來聊一下大資料與商業銀行管理的關系。第一篇我們先來談一下大資料與商業銀行戰略規劃。

銀行戰略規劃需要海量資料

從邏輯上講,銀行管理中沒有哪個闆塊比戰略規劃更需要大資料。世界經濟形勢、各國貨币和财政政策、政治地緣關系、大宗商品價格、國際貿易狀況、局部戰争等國際問題,都可能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影響國内企業經營狀況、影響某個産業的發展趨勢,商業銀行在制定戰略規劃涉及到是否走出國門、選擇戰略業務方向時,就不能不考慮國際政治、經濟問題,而且銀行規模越大,其意義也越大。

同樣的問題反映在國内,則需要關注中國經濟周期、經濟形勢、國家發展戰略、産業政策、貨币政策、财政政策、區域政策、地區間經濟差異、各行各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等。一個商業銀行如果制定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戰略,這些問題顯然不能不考慮。

大資料如何在商業銀行戰略規劃中發揮作用

銀行内部資料可以反映出商業銀行自身的特質,包括客戶類型、客戶數量、産品特性、區域業務資料、行業分布、利潤水準、成本特征等,把握好商業銀行内部資料特征,是商業銀行戰略規劃的起點和基地,是一個商業銀行核心競争力的表現,同時也是銀行在客戶開發、産品開發、區域開發等戰略規劃的起點,内部資料的分析一定要做好。

現狀:行内資料相對完善 行外資料基本未入庫

理想很豐滿,現實總是很骨感。制定商業銀行戰略時,國外、國内、行内的資料顯然越多越好,而現實情況是,商業銀行很少将行外資料納入其資訊規劃主流資料倉庫,行外資料經常以原始資料來源格式存儲在戰略規劃制定部門的資料檔案夾中,有時還要根據需要到付費資料服務商處查詢。

産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資料範圍廣。對戰略制定來說,資料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恰恰是這個多多益善,導緻商業銀行很難自己建構資料庫來滿足戰略規劃制定;

其次,資料不規範。需要的資料越多,資料的規範性越差,導緻圖檔、視訊、音頻、文字等各種資料格式都有,将各種格式的資料歸類、整理、清洗并模組化,獲得有價值的決策支援資訊,難度非常大;

第三,單體資料價值小。對戰略規劃來說,每個資訊都有價值,但具體到各類資料,其價值卻可能不大,是以,在資料采集時,要獲得資訊管理部門的同意和支援,并整理入庫的難度非常大;

第四,成本問題。雖然理論上講,大資料分析是有價值的,但現實是,成本是顯性的,收益是隐性的,特别是戰略決策雖然基于大量的資料分析,但最終的決策卻存在很大的主觀性,定性的判斷、上司的判斷在戰略方向的選擇上,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以,成本問題也是限制大資料在戰略決策中價值發揮的“攔路虎”。

綜合來看,雖然大資料概念産生和廣泛使用已有一定時間,但商業銀行戰略規劃制定過程中的作用并不大。行外資料基本與資料庫無緣,行内資料的完整性、有效性雖然完善了很多,但由于資料安全等制度限制,資料使用的便捷性和靈活性還存在很大不足。

未來前景:大資料外包服務商和人才外包

大資料在商業銀行戰略制定中的價值開發,必須考慮商業銀行的特性。一方面,商業銀行從大到小,規模相差幾千倍甚至上萬倍,不同等級的商業銀行在成本投入、人才儲備等方面的差距也很大;另一方面,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對資料需求的着力點也不一樣,大型商業銀行更看重國際形勢、國内形勢、行業趨勢,小銀行更看重國内形勢、區域特征。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