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學校資訊化“四座大山” 如何劈開一條“雲”路

阻礙學校資訊化發展的“四座大山”

我們跟一個剛剛接手某學校資訊中心工作的主任聊到學校資訊化如何發展時,這位主任深有感觸道:過去影響着中國經濟落後主要是“三座大山”,這幾座大山阻礙了整個社會的發展,隻有翻過去了才能走入新的紀元。就我們學校的資訊化現狀來說,目前阻礙着學校資訊化發展有“四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資源使用率低:由于應用與資源綁定,每個應用都需要按照其峰值業務量進行資源的配置,這導緻在大部分時間許多資源都處于閑置狀态,不僅造成伺服器的資源使用率較低,而且對資源的共享、資料的共享造成了天然的障礙。

第二座大山——運維成本高:随着學校新應用系統的增加,伺服器、網絡和存儲的裝置數量也會出現迅速的膨脹,在傳統的資料中心建設模式下,會造成占地空間、電力供應、散熱制冷和維護成本的急劇上升,為學校長遠的it投入和運維帶來挑戰。

第三座大山——業務部署緩慢:在傳統的模式下,學校的各個部門如果要部署新的業務,那麼在送出變更請求與進行營運變更之間存在較大延遲,每一次的業務部署都要經曆硬體選型、采購、上架安裝、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安裝以及網絡配置等操作,使得業務的部署極為緩慢。

第四座大山——管理政策分散:目前的it資源運維管理,缺乏統一、集中化的it架構政策,無法對資訊化校園資料中心的基礎設施進行監控、管理、報告和遠端通路,it管理政策分散。校園網資料中心作為學校教學和日常管理等關鍵業務正常運作的平台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石,随着學校的不斷發展,其對承載的關鍵業務、核心應用,對于資訊資料的完整性、業務運作的可靠性、網絡系統的可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是以,要求其必須擁有更強的it服務能力,保持高效穩定的運作,資料中心的更新建設勢在必行。

是以隻有打破這些傳統,把這“四座大山”解決了,學校的資訊化才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聆聽客戶真正的需求

是以這位主任想要的是:通過一個平台,提升資源使用率的同時,也可以配置設定一些資源給有需求的老師和開發商,讓他們自助使用。這樣一來,在提升使用率的同時,也真正釋放資訊中心的壓力,讓資源實作“随時要随時給”,同時資訊中心還能通過這個平台來監管配置設定的資源,比如:配置設定給一個老師20個cpu,40g記憶體,平台監控此資源的使用率,當發現使用率低時,資訊中心可把資源回收,再配置設定其它有需求的老師,真正做到資源的彈性管理。

當聽到這位主任提出這樣的需求時,讓我們感到特别驚訝的是他很清楚現狀,以及針對學校的資訊化現狀,需要一個怎樣的平台,要如何才能建構這樣一個資源傳遞的平台。通過交流後,該主任提出,虛拟化的平台并不能滿足現在學校資訊化的需求,虛拟化更多是隻是把使用率提高,增加的也是虛拟機的管理。而現在急需的是一個能夠提供自動化、快速部署、可管理、高效穩定的一個平台,這個平台能按需且自助地把資源配置設定給其它老師和開發商使用。

品高雲,為學校資訊化發展開辟“雲路”

是以我們給這位主任介紹了品高雲——一個具有彈性、可快速擴充的基礎設施服務雲平台,品高雲平台傳遞的不僅僅是傳統的虛拟雲主機,還可以實作中間件、資料庫等應用元件的快速傳遞。使用者可以在幾分鐘内自助建立複雜多機架構的應用系統,在提升it系統效能的同時,還可降低運維的複雜度,保證資訊化系統的連續性。

根據該學校的資訊化現狀,我們規劃出了學校的雲化之路,總體目标是:雲平台将該網絡中心各類硬體基礎設施(伺服器、存儲、網絡裝置等)和軟體(作業系統、資料庫、中間件、各種計算軟體等)進行統一管理,建構共享雲資源池,并提供各種自動化的雲服務,除了基本的虛拟機、存儲、網絡外,還提供了彈性伸縮、資料庫自動化、應用自動化部署、大資料處理等。這些自動化雲服務可以很好地支撐學校各類應用系統、教學等資源的需求。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