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即将開打,中國小将王楚欽、王曼昱分别獲得p卡,也就是替補。說到奧運會“p卡”,不得不提到南韓人的這一“神操作”。
曆屆奧運會中,中國隊從沒有啟用過p卡,而我們的近鄰南韓隊卻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使用p卡,并且是以還引發一些負面新聞。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奧運p卡的幾個細節:
1)p卡隻是用于團體項目,而不用于單打、混雙、雙打等項目。即如果你在單打中受傷,是無法讓持p卡運動員來頂替你的。是以現在有些自媒體提到的 王楚欽/孫穎莎作為混雙替補,是不成立的。隻可能是王曼昱頂替陳夢、孫穎莎、劉詩雯其中之一,進入團體名單,承擔起團體的任務,王楚欽亦然。
2)p卡使用需要經過層層把關。首先要本國乒協提出申請,奧組委然後要指定第三方醫療機構進行診斷,确定該運動員的确失去了比賽能力,才能被頂替。
3)p卡使用後,被頂替的一方是不能登上領獎台。即假如王曼昱頂替孫穎莎之後,中國女隊獲得了女子團體金牌,奧組委也隻會給三塊金牌,孫穎莎無緣。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南韓乒協在倫敦奧運會的操作。南韓當時女隊陣容如下:
正選的三位隊員分别是,金景娥、石賀淨、樸美英,是兩個削球帶着一個攻球,p卡則是唐汭序。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陣容中的兩個攻球選手都來自中國,石賀淨原名石磊(省隊),唐汭序原名唐娜(國家二隊)。
樸美英
比賽過程是先進行女單,再進行女團,樸美英在女單1/8決賽中1:4不敵中國李曉霞,然後打了對巴西的女子團體1/8決賽後,南韓乒協提出樸美英受傷,無法繼續後面的比賽,要啟用p卡選手唐納序。盡管這個啟用過程中,各種力量都在起作用,過程也比較敏感,但最終還是獲得了準許,南韓隊成功地讓唐納序代替樸美英,在1/4決賽中對陣香港。
香港隊則是一頭霧水,頭一天抽簽主客隊的時候,南韓那邊還是樸美英,第二天比賽突然就變成唐汭序了。特别是第一盤雙打,南韓隊的雙削組合改成了雙攻(石賀淨和唐納序),讓香港隊高價聘請的兩位削球陪練,頓時徒勞無功,甚至還有副作用,比賽頭天晚上兩位香港選手練了一個晚上的打削球,結果南韓隊來了這一招。
唐納序
最終南韓隊如願以償打敗了香港進入了奧運會四強,不過當時的媒體、香港隊提出了三點疑問:
1)南韓隊頭天晚上練球刻意躲到另一個場館,就是為了不讓香港隊知道他們要換人,那麼第二天提出換人,是否符合規則?
2)樸美英的确是有傷,但這個傷是老傷?還是在倫敦受的心傷?據南韓媒體報道,樸美英是七八個月之前的老傷。
3)正式通知香港隊的時候是1點半,南韓之前申請了兩次都沒準許,後來為什麼就準許了呢?
不過南韓人在體育競技方面是“有口皆碑”,當然這次倫敦奧運會也沒有好下場,最終南韓隊的确進入了四強,但在三四名争奪戰中,0:3輸給了新加坡,還是沒有站上領獎台。
中國隊曆來是強者無敵,不會用這種小伎倆,除非運動員真的受傷,否則王曼昱、王楚欽是不會上場的。
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