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西安碑林博物館景區參觀遊覽。我是此次西安碑林博物館景區的導遊員小趙,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遊覽,下面将由我來為大 家講解西安碑林博物館景區。
大家擡頭遠遠可以看見正前方的碑亭上方刻有碑林兩個大字的燙金匾額,匾額 出自清代愛國志士林則徐之手,是他在鴉片戰争之後,被革職戍邊新疆伊利時,路過 經過西安時所寫的。

接下來我們看見的這塊石碑是博物館内形制最大、最華麗的《石台孝經》。《孝經 》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撰的講的是孝道,提倡事君如事父,唐玄宗李隆基親自為此碑 作詩作序并書寫,目的就是想表示自己是以孝來治理天下的。此碑高近6米,碑身、背 座、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是以此碑彰顯的是頂天立地氣度不凡,是以也有迎客第一 碑之稱。
接下來請大家跟我到碑林的第一陳列室參觀,這裡展示的是《開成石經》。開成 是因刻成于唐文宗開成年号,經是中國古代儒家的經典著作。(包括孝經,周易,尚書 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粱傳,論語,爾雅, 孟子)這些書都是古代文人學士必讀之書,由于古代印刷術不發達,是以将經文刻到 石頭上作為範本供人們校對。《開成石經》由114塊碑石雙面組成,共計288面,650152 字,最初隻有12部經書,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合稱13經。中國曆史上曾組織 過7次經籍石刻,隻有這一部儲存得最完整,加上時代又早,史料價值極高,于是,人 們稱其為世界上最厚最重的書籍。
參觀完了開成石經之後,我們就來到了第二展室,這個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 一些唐代名碑。以及和書法毫無關系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通碑是唐朝的波瀾 壯闊的中外交流史的一個見證。大秦是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泛稱。景教是基督教中 聶斯托利派的中國稱呼。此碑記載了景教的教規,教義,教旨。更難能可貴的是用 古叙利亞文記載了景教徒在中國的活動和一些教徒的名字。為研究中國古代同歐洲, 中亞交流提供了珍貴資料。在它的拓片傳入國外後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據說現 雖然已經有了好幾塊景教碑的複制品,但真品還是在我們的西安碑林博物館。
顔真卿的《多寶塔碑》和《顔氏家廟碑》,顔真卿不但書法潇灑流暢,為人也是堅 貞不移,剛正不阿。《多寶塔碑》是顔真卿44歲時所寫,是留下來的顔書中最早的作品 ,代表了他早期風格。《顔氏家廟碑》是他73歲時寫的,書法造詣到達人書俱老爐火 純青的境界。他的書法對後世影響很大,人稱顔體。
請大家看這邊的這《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它也是我們碑林最貴的一塊碑了。懷 仁和尚将王羲之的墨迹集合而成。他以唐太宗能為玄奘撰寫紀念碑文深以為榮,由因 唐太宗特别推崇東晉王羲之的行草書,于是他就從300年前王羲之遺留的墨迹中搜集 字句,為了補齊所缺的字,他不惜在全國張榜重金征集,前後花了24年,花費了巨 大的代價。是以,集字碑也稱千金碑。
好,現在我們就來到了第三陳列室,它主要向人們介紹書法的演變史。在這一 展廳裡,我們可以看到自漢代到宋代不同時期、不同風格源流的書體碑石。大家可 以通過比較,來領悟書法的發展演變脈絡。
大家看這通曹全碑,它是我國著名的漢代書法名碑也是漢隸的精品。是陝西和 陽縣縣令曹權集資修建的。它展現了我國隸書的特點蠶頭燕尾,一波三折,蠶不雙涉 ,燕不雙飛,也是國寶級文物。
接下來大家來看這兩通碑,分别是張旭的《肚痛帖》和懷素的《千字文碑》,他們 是草書的代表作品,狂草,即狂放的草書。讓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特别是張旭他為 人豪爽,嗜酒如命,經常喝的是酩酊大醉,酒醉之後為求盡興竟然用自己的頭發蘸 墨來寫字,瘋瘋癫癫的,是以也被人稱之為張癫。而千字文就是用一千個不重複的 漢字組成,四字一句對偶押韻,便于記憶是我國兒童的啟蒙讀物。
穿過這道門我們就來到了第四陳列室。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幾塊比較有趣味的 碑石。大家看這是清代馬德昭《魁星點鬥圖》,此圖以儒家修養的标準正心修身,克 己複禮八字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硯,右手執筆,一腳翹起托一鬥字,一腳立“鳌” 字上,取魁星點鬥、獨占鳌頭之意。形象生動,拼字巧妙,是文字遊戲之作。
清《關帝侍竹圖》圖中有一竿風竹和一竿雨竹,仔細看此圖由竹葉組成五言絕句一 首: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枯葉淡,終究不凋零。此詩圖實為當時文人附會 關羽而拼組的文字遊戲之作。
最後,在後面的3個展廳當中,主要展出了一些宋代至清代時期之間的一些詩文 碑石。大家可以參觀一下。
各位遊客我們碑林博物館不僅是因為碑石如林而著名。而且它的石刻藝術也是 馳名海内外的。接下來我們來到的便是石刻藝術博物館了,石刻藝術博物館建于1963 年,它收集了散失在陝西各地的西漢至唐代的石刻70餘件,分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 兩大類。
由于時間關系,在這裡我隻給大家介紹以下這兩個石刻藝術的代表作昭陵六駿 和老君像。昭陵六駿,相傳由著名的畫家閻立本所作的。營建昭陵時,诏令立昭陵六 駿的用意,除炫耀一生戰功外,也對這些曾經相依為命的戰馬的紀念,并告誡後世子 孫創業之艱難,六駿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簡潔的線條,準确的造型,生動儀神地表 現出戰馬的體态、性格和戰陣中身冒箭矢、馳騁疆場的場景。它們分别是(白蹄烏 ,特勤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由于他們過分的精美,其中飒露紫和拳毛瓜兩 駿馬石刻于1914年被以美國人勾結封建軍閥盜運美國,現存于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 博物館中。六駿經過了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他們的造型依舊健美,神态逼真,是唐 代傑出的藝術珍品之一。
老君像,這座老君像原來位于西安山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他是道教的創始 人,當時統治階級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推崇道教封老子為創始人。據說這座老 君像是安祿山為了取悅李隆基讓人用漢白玉雕刻而成,采用了圓雕的手法,既細緻 入微有自然生動,也是屬于國寶級文物。
關于西安碑林博物館景區的介紹就為大家講到這裡,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 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裡,祝大家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