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作者:膠東故事會

“大策”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相信很多朋友都說不清。

這也可以了解。因為,“大策”本身并不是一個固定的詞彙。從字面上看,是“很大的計策”,但似乎并沒有這樣的用法。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作為詞彙,“大策”已經有些難以琢磨;作為地名,它的含義更是讓人摸不着頭腦。而在煙台萊陽市高格莊鎮境内,卻有三個村莊都以“大策”為名,分别是東大策、西大策和前大策。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這些地名是怎麼來的呢?萊陽地名資料的解釋也讓人将信将疑。關于東大策的來曆,一種說法是因為村莊的先民曾用妙計躲過了一場劫難,人稱“大策遠謀”,故是以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古代這附近曾有一座寺廟,大策是從大寺演變而來的。相對而言,後一種說法可能更有道理。而至于西大策和前大策,村志的解釋相當簡單,幹脆就說先有了東大策,随後建立的兩個村就根據大策的方位命名。

有趣的是,這幾個村莊不僅名字個性,姓氏也很有特點。其中的西大策村和前大策村都有很多蓋姓人,而東大策村的姓氏更特殊,這是一個粘姓人聚居的村莊。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在膠東半島的範圍内,蓋姓雖然總體不算是大姓,但在萊陽南鄉卻是望族。蓋氏族譜記載,萊陽蓋氏祖居地為姜疃鎮的鳳頭村。西大策村和前大策距離風頭村不遠,有蓋姓分支自然不足為奇了。

上世紀三十年代修撰的《萊陽縣志》,在介紹該縣姓氏時也說:“蓋氏,太守通之族,世居三區鳳頭村,析姜疃、庵裡、森埠莊、蓋家莊子、上夼、大策等村。”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蓋雖然算是特色姓氏,但總歸比較常見。相比之下,東大策的粘姓更有傳奇色彩,相信不少外地的朋友此前可能并沒有接觸這個姓氏。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萊陽市高格莊鎮有三個“大策”村,有的姓粘,有的姓蓋

實際上,就全國範圍來看,粘也是一個罕見的姓氏,除了福建有成規模分布之外,萊陽這個東大策村也算是一個知名的粘姓聚居村莊。

姓氏雖然奇特,但因為有族譜傳承,東大策粘姓人的曆史還是比較清晰,筆者曾有幸在東大策村見過此譜。根據族譜記載,他們的祖先是金代大将粘罕(完顔宗翰)。其一支後人就以粘字為姓,在元代居閩。明初,自南向北,遷徙到登州府萊陽縣東大策村定居。族譜為此還總結了一首詩,曰:“明朝洪武來昌陽,本源永錦百世長;忠信仁義德福祿,富貴榮華全安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