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計算時代的運維和傳統運維對比分析

有人說在雲計算工程領域,最難的部分是運維,因為管100台、1萬台或是100萬台機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想機器少可以人管,機器多了還能靠人麼,當然不能了。再則,運維系統不屬于功能性的東西,常常因為使用者看不見而被嚴重的低估。在8月份的“雲計算運維的那些坑兒”那期線上教育訓練中,visualops cto王旭也談過雲計算運維的相關問題。但這裡說的機房運維隻是雲計算運維的一個部分,事實上,随着雲平台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被認可和使用,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在雲平台上部署自己的應用,如何在雲平台上進行自動化運維也就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關注的難題。

雲計算時代的運維和傳統的運維到底有哪些不同?亞馬遜aws中國雲解決方案架構師王毅表示傳統層面的運維人員,接觸的都是硬體,如伺服器、裝置和風火水電,但是在雲時代,運維人員已經無法見到實體的任何裝置。是以從這個角度看來,雲計算時代的運維的手段和運維的目的都和傳統的運維都是不一樣的,因為運維人員不需要維護實體硬體的穩定和可靠性。

當然,上帝在開了一扇門的同時想必也是會合上一扇窗戶。既然運維人員不再需要被束縛于實體硬體的穩定和可靠性,那新的問題就來了。雲計算時代,也給使用者帶來了新的挑戰。

在亞馬遜aws中國雲解決方案架構師王毅看來,雲計算帶來的不同于傳統運維的應用層面的三個挑戰:應用 如何在雲平台上實作應用的快速部署,快速更新,實時監控。雲計算時代要求運維人員能夠自動化地部署應用程式和所有支援的軟體和軟體包,然後通過生命周期階段操作維護和管理應用程式,如自動擴充事件和進行軟體更新等一系列的操作。如何快速建立和複制資源模闆。有序地對資源模版進行資源配置和更新;如何在雲端更加輕松的部署、配置和管理應用。如何利用工具輕松地在雲中快速部署和管理應用程式,同時可以自動處理容量預配置、負載均衡、auto scaling和應用程式狀況監控,這是對運維人員的新要求。面對這些挑戰和變化,大部分運維人員開始了轉型之路以應對時代的變化。談到運維人員轉型的建議,王毅認為傳統的運維更多的是與實體裝置打交道,很少接觸作業系統甚至是應用程式的層面。是以他建議運維人員在雲平台階段應該更多介入軟體部分,而且需要有代碼基礎。因為在雲時代,infrastructure as code,所有對實體裝置的操作都變成了代碼。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