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匠精神 鍛造文化精華

□我們的記者李美璇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老練兵》、《漢譯世界學術經典叢書》(寶藏書)、《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陳譯書稿、外文筆記》、《中國當代設計集》(全20卷)、《詞源》(第三版)、《古音集》......自2007年以來,商務印書館優秀圖書連續5年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為了探究"五連冠"背後的故事,《中國新聞出版廣電訊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商務出版社中文編輯中心副主任、古漢語詞典編輯室主任徐聰泉。

連續獲獎的背後,展現了商業印刷廠出版商的作用,他們站在中西兩國豐富的文化肥沃土壤中尋找靈感,引進文明傳承,傳播知識,促進社會發展的優秀出版産品;

品質感貫穿始終

獲得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的《古銀彙》一書,是繼《字源》和《所謂彙款》之後由商務印書館推出的又一本規模超過1000萬字的大型漢語工具書。作為漢字和有聲讀物的集合,該書于1998年作為全國高校古物整理研究委員會重大集體科研項目,被列入"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2019年列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由武漢大學古物研究所編制,曆時22年。

在編譯團隊中,古代聲音水槽的編譯者基本上是"所謂的攝政王"的原始班級馬。徐聰泉介紹:"本書的主編由著名語言學家、武漢大學詞典編纂者、人文社會科學進階教授宗福邦等撰寫。從撰寫、稽核到定稿都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實行主編負責制。"

圖書編纂團隊和商務印刷圖書館編輯團隊發揚工匠精神,經過日複一日的艱苦複雜工作,打造出這個系統,全面、重度古漢語語音作品,品質意識貫穿于圖書選書、編纂、編輯加工、出版等環節。先後獲獎的《詞語》(第三版)、《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等也展現了文化工作者在最好、服務學術上的心和使命。

"五連冠"的背後,除了發揚工匠精神,努力創造品質,也離不開商業印刷圖書館聚焦出版主題,突出社會效益的目的,積極探索出版主題之路,以出版主題圖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突出時代主題。

實作幾代學者的願望

在談到《古聲彙》在古籍出版領域的意義和價值時,徐聰泉告訴記者,開拓性、接聲性、講究語音比對、細緻的學校調查、完整的機身是《古聲沉》的特色和亮點。

徐從權介紹,編纂《古音》的目标是以黃琦、吳承世先賢編纂《書音》《古音》的概念,源頭一緻,秦首,直到清末,涵蓋了古, 中現代漢字語音解讀材料,并提供聽覺語境、詞義演繹,形成系統完整彙編的漢字發音材料,努力探索漢字的發展演變軌迹。這本書填補了學術空白,實作了過去一百年來幾代學者的願望。

《古音槽》的主體按214個部分排列,聽讀資料按上、中、古音三段、現代音排列。超過13,000個條目(包括外語字元),超過300,000個條目,超過400,000個音符,規模超過1300萬字。本書對漢語學習,特别是漢語學習、文獻注釋和詞典編纂、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工匠承擔了出版的重任

在人才隊伍建設中,商務印書社始終要求全體員工堅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在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強民族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編輯梯隊的建設中貫徹落實"導師制度",發揮優秀骨幹編輯"傳遞帶"的作用,帶領年輕同志學習成長,逐漸熟悉業務,精通商業,出版讀者和市場公認的具有"商業"水準的優秀圖書。

以《古聲沉》的編纂出版過程為例,徐告訴記者,早在2007年6月,商務印書館就正式将其納入主題選擇,并與烏達古書研究所簽訂出版協定。該書資料的總資料庫達到100多萬冊,從初稿開始彙編了近2000萬字,但出版協定需要1300萬字的空間。适當縮小篇幅,對于《古音集》的編輯團隊和《烏達》的編纂者來說,無疑是一項繁重的任務。

"我們多次咨詢過wuda編纂者,反複嘗試群組合,明确了不追求卓越的原則,從選擇、選擇、選擇、選擇、選擇四個方面的努力,制定了具體的控制長度方案。徐從權介紹。

字典中的引用品質在商業印刷廠中要求很高。經過協商,《古音交流》編輯團隊和武達編輯決定,編輯組應通過電子表格将正文的筆記和筆記順序改為每個書目的順序,然後采用烏達古書組織的"四本圖書館書"等電子檢索系統的複習方法, 這将識别與引文的異同,然後确認武達古籍編纂人員的審查。在近兩年的時間裡,發現了10,000多個差異,并确定了4,000多個需要糾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