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作者:豆貓的樂趣

電影《1921》官宣了百名演員陣容,黃軒、王仁君、陳坤、祖峰、袁泉等優秀演員的出現讓很多觀衆十分期待。

一部獻禮片,最重要的就是在還原曆史的同時,能讓更多觀衆願意更加深入地去了解這些曆史人物的故事。

是以,如何讓自己和人物原型更貼合,如何通過自己的演繹讓觀衆更有代入感,便成了演員們最重要的課題。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在這方面,參與了此片演出的演員們都下了十足的功夫。影片中,黃軒飾演的是李達,他提前翻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

為了豐富角色人物性格,他跟反複和導演黃建新溝通,隻為了能讓角色塑造更加成功。

當看到所有的資料裡,李達都是光頭時,他覺得自己應該尊重人物原型,先剃個光頭,黃建新對他的這個要求也十分贊同。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于是,《1921》中便有了一場李達剃頭的戲。這是黃建新的一點小創意,他覺得把剃頭的場景融入到劇情中,更能增加影片的故事感。

戲中,剃頭匠聽到李達要剃光頭時,便問他:你是要出家嗎?

李達回答:我要成家。

因為剃頭戲之後的李達,就是結婚的戲。

作為一名出道多年的演員,黃軒一直很敬業,而且這種敬業不僅展現在工作态度上,也展現在實際行動上。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正式拍攝之前他都會仔細研究角色,因為隻有真正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才能發現那些之前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

隻有在細節上都面面俱到了,觀衆才會與角色産生共情,能夠得到觀衆的認可,對一個演員來說,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在電視劇《山海情》中,35歲的黃軒飾演了18歲的馬德福。起初很多人覺得他的氣質與馬德福不符合,年齡也差距太大。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但最終黃軒還是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得到了觀衆們的一緻認可。相信此次黃軒飾演的李達,也會和馬德福一樣,赢得觀衆由衷地認可。

和黃軒一樣,王仁君也是一位憑實力勝出的演員,為了再現青年毛教員的風采,王仁君堅持晨跑和夜跑。

為了塑造好角色,王仁君還加入了很多生活化的小細節,比如毛教員調侃李達這個湖南同鄉不能吃辣的情節,讓角色看起來多了些煙火氣。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為了更加還原曆史,不僅演員們用心,劇組也在場景搭建上十分用心。黃建新在片場反複重申,“大事不虛,小節不拘”。

劇組1:1重建了一大會址、二大會址、博文女校、新青年編輯部等上海石庫門老建築,連磚頭都是手工鋪就。

飾演袁文康的李漢俊,本身就是上海人。但他通過閱讀大量的史料後,覺得李漢俊應該是個很孤獨的人。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于是他在一大會址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想要體會下孤獨的感覺,讓自己更加入戲。而飾演陳公博的張超,除了閱讀史料外,還研究了當時的禮儀和穿衣細節。

陳坤和李晨在片中飾演南陳北李,即陳獨秀和李大钊,這也是他們繼十年前的獻禮片後的再次合作。

為了演好入獄那場戲,陳坤進組前特意蓄了一個星期的胡子,穿上樸素的長衫,透過陳坤堅定的眼神,仿佛看到了百年前陳獨秀身上的執着與鋒芒。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而李晨為了演好李大钊英勇就義的那場戲,特意一夜沒睡,不用化妝就有了黑眼圈和面部浮腫的效果,與人物赴死前的形象十分貼合。

本片的制片人任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角色塑造上,會通過史料挖掘他們生活化的一面。選角時,會根據真實人物原型的照片,找形似的優秀演員。

很顯然,以上幾位是十分符合的。而且他們不僅做到了形似,還通過自己對角色的了解和演繹,盡量做到神似。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在《1921》劇組走進北大時,飾演周佛海的張雲龍表示自己站在北大的舞台上講話,感覺就是很怕。

如果沒有這部戲,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來北大,當着這麼多知識分子的面講話,他很怕,怕自己做得不夠好。

對自己的職業有足夠的尊重,對角色有足夠的敬意和真誠,才能塑造好角色,也對得起觀衆和自己,隻有這樣,才能稱得上好演員。

《1921》:黃軒苦讀史料,王仁君堅持鍛煉,用真誠打動觀衆

《1921》不缺好演員,相信這些真正的好演員,也可以讓更多的觀衆重溫偉人們的風采,銘記曆史,面向未來。

——end——

作者:錢小刀

聲明:原創不易,禁止抄襲、洗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請尊重别人的勞動成果和你的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