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在中國山西尋找英格麗·褒曼的“六福客棧”

作者:山西新聞網輿情

1958年12月,由好萊塢影星英格麗·褒曼主演的電影《六福客棧》在美國上映,并獲評第十六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能促進國際間了解影片”。

這部轟動一時的影片在西方國家廣為流傳,卻少有人知故事始于一位英國女子與中國山西一座小城的情緣。60年後的今天,記者尋訪至這座小城。

「文化」在中國山西尋找英格麗·褒曼的“六福客棧”

“六福客棧”原貌圖。新華社記者王皓 攝

山西晉城市陽城縣東關村,一座并不起眼的明清樣式小院内,院牆上懸挂着一位身着旗袍的英國女士的照片。她叫格拉蒂絲·艾偉德。1930年,28歲的艾偉德從英國長途跋涉來到中國,居住在這個小院裡,并開設了一家名為“八福客棧(電影改名為‘六福客棧’)”的車馬店。

“當時中國正處在抗日戰争時期,艾偉德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收留過往的窮人和孤兒。後來為了躲避戰争,她翻山越嶺帶領100多名孤兒從山西陽城逃難至陝西西安,飽受困難卻不願放棄一個孩子。”陽城縣六福客棧旅遊開發公司經理楊全旺說。

「文化」在中國山西尋找英格麗·褒曼的“六福客棧”

艾偉德當年居住的小院。新華社記者王皓 攝

據了解,艾偉德在陽城生活的9年時間裡,她不僅學會陽城方言,而且被當時的縣政府委以“禁纏足督導專員”,幫助當地婦女改變纏足陋習,并進行了大量救死扶傷的工作。艾偉德的善舉得到了當地官員的信賴、百姓的愛戴。

1941年,艾偉德傳回英國後寫下自傳《我的心在中國》,記錄在中國的點點滴滴。英國著名作家艾倫·伯斯奇看到後,根據格拉蒂絲·艾偉德的故事寫下傳記小說《小婦人》,成為當時的暢銷書。一些歐美青年受到艾偉德事迹的感召,自願前來中國參加抗日戰争,其中也包括當時美國飛虎隊的飛行員。

「文化」在中國山西尋找英格麗·褒曼的“六福客棧”

1958年,美國一位作家将《小婦人》改編成劇本後,由當時好萊塢名導馬克·羅布森攜手英格麗·褒曼拍攝成電影《六福客棧》,風靡一時。同年,艾偉德傳回中國。1970年,艾偉德在台灣病逝。

“近幾年,有不少海内外學者和友人來到陽城尋訪六福客棧,可惜的是,客棧遺址隻剩下了一面圍牆。”楊全旺說,人們會在遺址旁駐足,仔細地觀察和詢問。

2012年,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陽城縣成立了六福客棧旅遊開發公司,準備修建艾偉德廣場和放映廳,努力重制“六福客棧”的樣貌。楊全旺告訴記者,六福客棧不僅是中國山西的文化遺産,更是世界級的文化符号,它是大愛與和平的象征。

來源:悠然陽城wxb

記者:王皓、陳昊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