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是一種盛行于西藏等地區的莊嚴而又神聖的宗教活動儀式,在西藏許多地方都有轉山的習俗,步行甚至一路磕頭,圍着聖山(即須彌山),轉一圈,或多圈。據說朝聖者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相當于常年的十三圈。千百年來朝聖者絡繹不絕,在通往神山的一條條道路上,形成了一個耐人尋味、令人感慨的永動流。
麗江,一個美麗的古城。拉薩,一座神秘的聖城。這兩個地方,對我都有着緻命的誘惑。我曾想過在麗江騎車遊玩,但我從沒想過從麗江騎自行車去拉薩,因為這兩者之間有2000多公裡之遙,而且是落差起伏多次大于1000米的高原之路。不僅是我不敢這麼想,就連大多數人都不敢這麼想,要知道拉薩可是在海拔幾千米的世界屋脊上啊。身體不好的人,到哪裡都會有高原反應的。可是,就有那麼一個年輕人,敢于踏上這條令人談之色變的滇藏線,他就是電影《轉山》的主人公,來自台灣的年輕人張書豪。
實際上張書豪隻是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而開始這次險象環生的征服之旅的,騎車去拉薩本是他哥哥的夢想。對于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他來說,這無疑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以許多朋友都勸他不要冒險。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他毅然帶着哥哥那本旅行日志飛到了麗江。
初到麗江,人生地不熟,結果被一個論壇上的朋友騙了幾千塊錢辦了一張假身份證,最後還沒派上用場。真是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剛剛上路就遭遇挫折。如果不是遇見同道中人,來自雲南的李曉川,很難想象他能否堅持下去。作為三次進藏的李曉川,無疑是個最好的向導,可惜半路出了意外,墜落懸崖。張書豪又遭受一次心靈的打擊,他隻好獨自上路。
前路漫漫,困難重重。猛獸威脅、高原反應、單車故障、體力透支,這一切時刻都在考驗着他的意志和生命。茫茫雪域,人迹罕至,風雲變幻,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命喪于此。好在他得到了好心的藏民的幫助,給他提供了住宿和食物的阿爸一家,當他昏倒在地時背他幾公裡的藏族大叔和老醫生。他們給了他重生和力量,也給了觀衆溫暖和感動。
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征服自然,事實上是自我挑戰,換言之就是自我實作。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有夢想,也不是每個夢想都能實作。騎行到拉薩,這曾是哥哥的夢想,現在又成了張書豪的夢想。這不僅是一次肉體的磨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雖然一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卻也有如詩如畫的風景。梅裡雪山雲霧的夢幻、怒江七十二拐的驚險、米拉山暴雪的奇異,都讓人心馳神往。除此之外,淳樸憨厚的藏民阿爸阿媽,還有天真熱情的藏族孩子,以及虔誠善良的苦修少女等,都是對西藏這塊聖潔而神秘土地上的人群的真實寫照。而這些,又為這部充滿絕望和艱辛的影片增添了些許溫情色彩。
讓人欣慰的是墜崖的李曉川最終得救了,盡管身上還留着鋼釘,可他又騎車上路了。這是他對夢想的執着和對自己的挑戰,令人肅然起敬。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去拉薩,但肯定不是騎車去。
這是一部曆盡艱辛才完成的作品,并且獲得了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作為一部勵志電影,本片絕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