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品勝集團CIO郭銳:品勝集團資料驅動業務探索之路

目前,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等新it技術飛速發展,“網際網路+”與“中國制造2025”等一方面催生各種各樣的創新經濟和商業模式,另一方面正在促進新it技術與制造、金融、能源等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全球範圍内,新it正在掀起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浪潮。為了共同探讨新it與傳統企業融合的價值,分享各行業資訊化和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和成果,11月18日,由企業網d1net和中國企業級html5産業聯盟主辦、四川cio俱樂部和成都企業資訊化促進會協辦的2016成都cio秋季沙龍于成都成功舉辦。

以下是品勝集團cio郭銳在2016成都cio沙龍上的演講,題目是:《品勝集團資料驅動業務探索之路》,由企業網d1net編輯整理。

品勝集團CIO郭銳:品勝集團資料驅動業務探索之路

上圖為:品勝集團cio 郭銳

郭銳: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品勝的郭銳。我主要是分享一下品勝資料驅動業務這塊的應用。

品勝創始于2003年,剛開始是手機電池和相機電池,到目前圍繞“手機、平闆、電視“三塊螢幕”的3c智能數位的布局;2015年完成銷售額11億,并正式登陸新三闆;今年雙11又在淘寶3c類目上蟬聯銷量第一的榮譽,全網實作銷售8000萬;銷量這麼好的原因是什麼?

那就是品勝有自己的銷售模式和銷售管道,我們線下線上統一的銷售模式,名字叫當日達。當日達系統整合了線上商城,線下門店,開創了o2o流量互相轉化的模式,同時利用門店優勢解決了最後一公裡的配送問題;“品勝•當日達”榮獲“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創新成果獎”,2015年又獲得“商業模式創新銀獎”;線上會員截止目前累計了680萬;線上也擁有了1萬家加盟店,相當于一個小的移動機站,解決了最後一公裡的推送問題。同時,品勝擴品類創平台,開創了集手機數位智能硬體的一起,集合線上線下業務的千機網服務平台,這樣我們從售前市場到售後的服務市場就完全覆寫了。

品勝發展勢頭這麼好,資料在中間起到什麼作用,又是怎麼落地的?我通過三個層面來講,第一是曆程,第二是出現的問題,最後是幾點建議。

品勝資料應用曆程與成果

我們的資料應用是兩個方向并行發展的。線上業務起步早,資料應用的較好,自2010年開始入駐淘寶後,到全管道營銷系統(當日達)上到使用了4年,完成線上全網資料的整合,并在2015年圍繞線上資料自行研發了電商crm系統,有效的管理到700萬會員。2016年3月,我們背景做了一個支撐,進入了我們的大資料,比如可以實時跟會員聊天,做分析,做精準的營銷。傳統線下的業務怎樣使用資料?線下的資料應用推廣較為緩慢,更多的報表的應用,儀表盤的應用,在近期使用oracle的 dv自助分析平台有所提高。

我們準備明年把線上線下融合一起打造統一的資料平台。線上常用的資料應用是應用于畫像,這是我們做3c數位手機的原因,比如可以通過會員資訊、注冊資訊、頻率資訊、購買資訊,給會員打标簽、分析會員、精準畫像,這是我們的使用者畫像的應用成果。

第二類聚類分析,通過對rfm屬性的聚類分析,分析出重要價值會員群體,需要挽留的會員,還有充滿潛力的會員群體,友善電商部門制作對應的營銷活動。

聚類分析完了以後,打标簽,面對不面的群體,自定義的某類人群做短信營銷,以及營銷效果的跟蹤分析。比如我們發送短信,看到成功接收了多少,看了短信以後效果怎麼樣?我們會進一步的跟蹤,比如我們通過收貨位址區分出來是一個白領,我們能夠看到他有可能一年沒買充電寶了,有打折了,是不是要換一個呢?這個時候我們做精準的營銷。

線下業務,分享兩個應用案例,一是品勝對加盟商的貸款風險評估,我們為更好的開發市場,對有條件的加盟商可提供專項貸款;但在貨款的風險以及貸款的額度就就用到了分析報告;這裡展示的為風險名額;不同于傳統的信貸更多的是檢視我們的信用名額,還有償還能力,我們還要對提貨增長率、提貨周期、配送時效等管理名額綜合考量;

圖中展示了可以看到重慶的征信評分較低,那我們到底要示貸款給省級平台,還有貸多少,這時就需要通過統計方法完成對各指權重的計算,進而得到一個可貸款指數。

二是打假應用,由于品勝産品的品質很好,特别是在充電寶市場,那沒有插頭的充電寶,也就是我們講的備電成了不法分子的第一仿造對像。舉個例子,這個圖中展示的是四個城市的銷量,圖中我們可以出鄭州的銷量在15年9月出現明顯下滑後,一直處于動态的波動中;但是全國的平均銷量也同樣出現波動,那有沒有更深入的資訊呢。看提貨增長率。跟剛才算貸款一樣,有5個名額,現在5個名額是要算綜合的值,通過整體的波動率以及權重值,可以看出來哪個地方是假貨,哪個地方的貨可能存在問題,這時候我們的打假辦去聯系,現場實地跟蹤資訊,這是傳統業務的應用。

資料應用實施過程中的思考與問題

第一,産品和技術選型。做資料分析,是把資料轉化成資訊,資訊轉化為支援,下一步應該轉化到決策上,最終想要的結果是對經營管理産生價值。

第一個是傳統bi,更多的是使用資料庫,結構化資料,實效性不太強,資料積累相比大資料慢很多,根據業務可以明确知道資料的含義,比如erp的資訊,我們知道每個字段,就知道它的意義是什麼。同時在知識方面,因為使用的是标準化的系統,有明确的業務流程,精确的業務資料,可以積累更豐富的經驗;另外,傳統bi給到的資訊大部分是統計趨勢,對事實描述更多是基于群體共性,幫助決策者掌握宏觀統計趨勢,适合經營營運名額支撐類問題;

而大資料一般都是非結化資料,實效性強;資料積累很快很大,每天可以達到pb級,如購物的文本評論。資訊需要通過對資料的辨識而獲得;獲得資訊的真僞程度取決于對資料的辨識技術;由于資訊的不确定性,大資料分析的結果需要通過多次驗證,确認後轉化為知識。更傾向于刻畫個體,更多的在于個性化的決策,價值也相對容易量化;比如精準營銷,智能推薦等。

選型完成以後,我們都想個性化營銷,這個時候一定要記住一點,忌技術主導反推業務。有一個事例,我們bi雖然是2015年上線的,但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做。2014年使用開源套件pentaho完成了銷售相關的儀表盤,當推薦到銷售總監使用時,得到的結果是,資料均是他之前知道的,且有專門的部門出資料。這時候我們反思,技術是不是能馬上應用到業務當中?是技術主導還是業務主導。是以我們一定要讓業務引導技術。

第二,在籌備上線過程中又遇到問題,沒有統一的“名詞”名稱,統計口徑存在差異。比如辦事處的銷量,銷售線指的是辦事處的出貨量,财務是由回款來結算的,雖然兩個部門要單獨銷量,但是出來的資料不一樣,結果不一樣。還有加盟商的提貨量,加盟管理部指加盟商提貨品勝産品的金額,新業務“千機網”營運部又是品勝産品與非品勝産品的的合度提貨額。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的一個思考是尊重業務,因為需求出自業務。雖說解釋後資料相等,溝通成本增加;為此根據資料驅動業務的進度,應擇時機完成統一語義。

第三個問題,可視化圖表與使用對象不比對。在推廣時還要注意一點,通俗點講,不是越漂亮越好,專業點就是圖表要與使用對象的習慣比對。資料可視化的價值,就是降低了其管理成本,讓營運變得透明化,好不好用是重點,好不好看,相對是其次了;是以需要根據結合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推送相對應圖表。

上線成功了,最後一個問題來了,是成功上線,還是上線成功?以傳統企業的bi為例,上過bi的好多傳統企業,報表看着好看,但是對決策有多少支援呢?很多bi習慣于給魚,無法給漁,為啥,分析是一種思維,單靠資料團隊來完成資料驅動業務,不能,也不可能。市場變化萬千,實際不可能有人比一線更懂需要什麼,做得再快,也跟不上一線的節奏。

資料落地應用的幾點建議

最後是資料落地應用的幾點建議。

第一,業務放首位,沒有業務就沒有資料,選擇适合本企業目前适用資料産品或技術;選擇适合本企業的資料營運推廣政策——“自上而下”、“無為而治”。第二是培養或者加強應用業務人員使用資料分析指導業務的意識,第三是持續營運資料分析平台,并将分析報告應用于業務流程優化;同時業務優化的結果,再進入資料分析,形成持續改進的生态閉環,使得我們的經驗越來越豐富。第四,加強大資料人才儲備,提高資料分析的硬實力。

接下來分享一下我們的整體架構。在傳統的erp、财務、oa我們有自己的資料倉庫。線上,比如說爬蟲、第三方商城,整合到一起。線上和線下,經過分析過後的資料回傳回來,在資料倉庫裡面統一收入。然後是應用方面。第一是傳統分析應用,所謂的資料分析平台,第二個是資料分析報告,比如說打假,我們會實時的把大資料處理完,這是我們要做的典型的一個架構。

最後是團隊,第一是業務小組,包括業務分析師,資料分析師,以及虛拟對頭的業務骨幹,這裡業務分析師多數由原來内部的實施顧問來承擔;第二是技術小組,包括etl工程師,資料模組化師,以及大資料的技術開發人員;

我就分享這麼多,謝謝大家!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