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簡單實作成功的資料備份和恢複的五大要點

在it領域,一個普遍的共識是,資料備份和恢複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鑒于運作故障失敗的代價是巨大的,甚至可能造成資料丢失的局面,顯然這樣的經曆沒有任何人會喜歡。那麼,如何才能最好的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呢?下面,我将為您介紹一些盡可能減少發生運作故障失敗機會,并加強您企業的資料備份環境的五大簡單的要點。盡管這些要點并不能確定您企業能夠獲得持續的保障,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您遵循并借鑒了這五大要點,其将有助于解決您企業在這方面的某些顧慮,您會更容易的體驗到較高的備份成功率和更好的恢複性能。

幫助您企業改善備份性能的五大要點

如下所介紹的五大要點将有助于解決大多數企業的資料備份專業人士所關注的主要領域的問題。像很多問題一樣,在處理了這些直接領域的問題之後,相關專業人員會想要有更好的裝備來實作和滿足他們所想要的更高層次的效果和需求。

要點1:監控程式

在備份過程中,監控本身并不會導緻發生故障運作失敗,但其确實可以使得當某一個故障失敗發生時更難以被發現。随着it世界的範疇變得越來越廣闊,備份系統必須進行改變,以檢視和管理多個備份伺服器。現在,大多數系統并不是設計用于同時監控多台伺服器的,而如果一個問題出現,整個拆解過程會變得相當繁瑣和困難。

解決方案

我們所需要的是一款具有自動化功能的監控系統,該系統将能夠彙編資料,并以圖形方式提供使用者界面,提供對于整個環境的一個全面的視圖。同時對于個别伺服器和用戶端也應該是可視化的。為了進一步簡化操作,該系統還必須能夠監控在某一特定的業務中使用多供應商的備份。

要點2:不要錯過通知警報!

雖然對于一般性的溝通問題而言,将電子郵件通知警報發送到适當的管理者通常是一個可靠的方式,但情況并不總是保持不變的。随着時間的推移,伺服器,應用程式,備份裝置和人員安置情況總是在變化的,是以,經常核實并確定警報能夠在第一時間通知到恰當的從業人員來進行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實時警報是一款很好的解決方案。這種類型的警告可通過電子郵件、snmp內建整合和sms短信将警報發送給不同的人員,精确定位适當的人員來接收資訊,并快速、高效地進行溝通。

要點3:注意指令行作業系統錯誤

雖然管理者可能更傾向于采用指令行界面來完成一項工作,但這很容易出錯!原因是由于在使用該方法時,不同管理者之間的備份缺乏一緻性。最佳的做法應該是通過及時更新來加強編纂,但這種情況并不經常發生,緻使錯誤發生屢見不鮮。

一款使用者界面允許gui操作的備份功能必須添加到it部門的備份系統。這樣就減少了人為錯誤的機會,提高了目前操作的可重複性。

要點4:對于報告和規劃重視不足

由于企業的備份專業人員能夠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系統所發送的警報報告方面,但務必要記住的是,這些資訊隻提供了管理備份環境中的難題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備份管理人員會錯過某些特定部門和程式所發來的許多其他重要的報告。

當備份伺服器開始托管傳輸的警報和監視資料時,問題很快就會随之而來。一般情況下,主備份伺服器上的資料隻儲存很短的時間,可能導緻其不能夠再被通路,進而使得了解和防止下一次故障失敗的任務變得幾乎不可能。

遵循我所推薦的最佳實踐方案,謹慎的做法是從初級的和分布式備份伺服器編譯資料到單個資料庫,這将有助于保持日常資料備份的平穩運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進行資料分析,并在您的部門根據具體需求采用各種報告。

要點5:配置錯誤

雖然it部門非常精通備份和恢複系統,但有時也可能出錯。配置錯誤便是一個例子;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因為資料和伺服器環境被擴大。下面是一些常見的問題:

恢複日志的規模大小不準确:這樣的恢複日志可能會導緻資訊丢失。這種特殊的領域,必須手動擴大并重新啟動,以避免災難的發生。

從磁盤到錄音帶不比對:當使用小的磁盤池時,可能存在新的資料不被接受、推遲備份、并導緻錯過了備份視窗的機會。隻有一個線程可以從一個磁盤池寫入到錄音帶裝置,并且如果錄音帶不能處理資料必須從磁盤被寫入的速度,磁盤池将不能夠備份資料。

同時備份的過載:備份系統的最大用戶端數很容易被超過,更不要說錯過了備份視窗。這個問題可能會在資料環境增長和添加備份用戶端時發生。

不管錯誤情況時怎樣的,許多it專業人士使用的都是更大型的監控系統,其提供了更全面的看法。這種更全面的視圖提供了對于發現錯誤更直接的方法,并有助于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确定造成的因素。備份軟體和監控系統被一起使用,以便it部門可以準确評估備份環境的需求。

良好的備份環境:藝術還是科學?

一個良好的備份環境,包括了藝術和科學領域的許多方面。有些工具能夠幫助管理者意識到相關的趨勢,并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一個運作良好的備份環境的另一個特點是能夠監測并報告與備份軟體、以及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産品一起良好工作的工具。有了這些更科學的因素,請記住,備份管理也是一門藝術,其事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完善的,相關的備份知識也必須進行适當的共享,以保持藝術的生命力。

關于作者

本文作者邁克爾·約翰遜是rocket software公司的一名技術寫手。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