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B-IoT會不會出局,連接配接的價值在哪?

就在Verizon和AT&T在美全國商用eMTC,國内營運商展開規模部署NB-IoT即将商用之際,國外媒體Light Reading适時釋出了一篇《愛立信與華為互不相容阻礙了NB-IoT發展》,其中引述物聯網領域幾位公司高管的結論,“NB-IoT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裝置與瑞典愛立信公司的裝置無法實作相容,這意味着存在多個NB-IoT‘版本’。”

但上述結論,與事實有所出入。

NB-IoT标準完善,并不代表出現分歧

目前,華為與愛立信關于NB-IoT的互聯互通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經曆NB-IoT标準制定過程的華為相關人士表示,這個标準從無到有,過程痛苦而曲折,但由于有包括高通在内的NB-IoT産業鍊支援,前景是光明的。目前,NB-IoT需要盡快提供低成本模組。

NB-IoT會不會出局,連接配接的價值在哪?

“國外媒體報道NB-IoT不能互聯互通,不知道背後存在什麼陰謀,包括我們與愛立信在營運商的主導下都在進行測試。遇到困難是客觀存在的,包括早前華為的NB-IoT晶片與華為基站剛開始測試也是測不通的。”4月,在某公開場合,上述人士如是指出,高通相關人士亦在場。

相對其他行業,通信行業的特質之一就是标準化,這也是影響整個産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愛立信中國首席市場官常剛看來,在NB-IoT标準未确立之前,愛立信和華為在标準的細節方面的确存在不同的觀點。在标準确定之後,雙方都會按照标準化的方式驅動NB-IoT生态系統的發展。“如果在标準确立之後,還認為愛立信和華為在打架,背後的目的是不是為了擴大分歧?”

對于NB-IoT标準,形成的過程永遠都存在增補或者變化,标準修改并不代表雙方共同的立場南轅北轍,最終标準需要得到産業生态系統認同的路徑,這樣才能把商業化做得更好。常剛認為,“如果标準單方面偏向一方,主導廠商對于産業的發展就會帶來令人迷惑的信号,我們并不認為目前處于分歧嚴重的狀态。”

據其透露,NB-IoT最終标準的确立,其中幾個關鍵的部分采用了愛立信的思路,産業界也達成了共識。

NB-IoT産業:互聯互通才能将蛋糕做大

事實上,在上述國外媒體的報道中,對于互操作性問題,愛立信網絡部門4G和RAN移動寬帶業務主管Eric Parsons表示:“我們現在已經在客戶實驗室開展了一段時間的測試,未出現任何這樣的問題。我們并不知道任何問題,我們的客戶也未提出任何問題。”

由于NB-IoT适合靜止場景的應用,是以,也有業界專家認為,晶片是否支援多家裝置商的網絡并不重要,這不影響NB-IoT的整體發展。那麼,未來是否存在擁有晶片的各個裝置商将以自家網絡支撐自家晶片和業務發展的局面?

常剛直接否定了這種假設存在的可能性,這種現象不會發生,“如果這樣,NB-IoT就失敗了”,通信标準制定的規則就是大家遵循一個遊戲規則,共同做大蛋糕,“NB-IoT不應該受限于多廠商的互聯互通”。

NB-IoT會不會出局,連接配接的價值在哪?

相關營運商的外場測試将保證多家系統裝置和晶片實作互聯互通,“這些都是必測項目,而非選測項目。”目前,愛立信NB-IoT網絡與Intel、高通、海思等晶片均進行了互聯互通測試。

5月23日,摩拜、中國移動和高通啟動了中國首個eMTC/NB-IoT/GSM(LTE Cat M1/NB1和E-GPRS)多模外場測試。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談到蜂窩物聯網時指出,以往局域物聯網技術很難滿足客戶的需求,蜂窩物聯網的優勢在于随時随地聯網,這也是全球認可的标準技術。

在标準化階段,中國移動與産業鍊合作,推動NB-IoT标準的制定和形成。中國移動完成了業界首個基于标準NB-IoT端到端的互通、實驗室技術驗證,和啟動國内首個NB-IoT/eMTC端到端外場技術驗證測試。

“任何一項新的技術,都需要打磨的時間,我們把很多精力放在技術、标準、産業的完善方面。今年,中國移動會開展NB-IoT商用建設,很快就能提供高品質、高性能NB-IoT網絡,網絡的建成将對物聯網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NB-IoT:國内外商用進度并不慢

目前,在北美,如Verizon和AT&T 的eMTC網絡實作了全程全網,開始提供商用服務,資費方案分别為2美元和1.5美元起。

國内三家營運商商用NB-IoT的時間節點晚于前述大T,一度被認為NB-IoT商用進度慢于eMTC。不過,在國内包括華為、中興、大唐等均在NB-IoT商用準備上下足了功夫,隻等營運商的發令槍響。

NB-IoT會不會出局,連接配接的價值在哪?

根據此前comobs釋出的系列文章,可以發現:

1.中國電信應該是在窄帶蜂窩物聯網發展規劃上最為明确的一家營運商。

在NB-IoT方面,中國電信商用走在了最前列,全網31萬站更新支援800M NB-IoT,5月底建成國内首個全球連接配接管理平台,6月底開展全國試商用,年底前實作全國網絡無縫覆寫。

同時,根據2016年年底披露的eMTC商用時間表,中國電信必然會在近期開啟eMTC的測試。

另一方面,中國電信通過2億元補貼推動NB-IoT和Cat.1的模組發展。由此可以判斷,中國電信2017年的物聯網終端發展重心雖在Cat.1上,但随着NB-IoT網絡覆寫的完善,模組補貼力度可能将在2018年加大。

2.中國聯通5月在上海宣布試商用NB-IoT。其中,上海完成了800+站點建設,基于900M standalone覆寫外環内區域,可提供智能停車、智能瓦斯、火災預防等服務,預計年底完成上海2600個站點更新。

中國聯通将采取1.8G和900M進行NB-IoT商用網絡部署,農村以900M為主。“有的地方可能1.8G頻譜資源更豐富一些,畢竟中國聯通900M資源不如中國移動豐富”,常剛認為,聯通會考慮頻譜的實際情況去部署NB-IoT。

3.目前,中國移動尚未正式公開究竟先行商用NB-IoT還是eMTC。

不過,從去年并行展開eMTC/NB-IoT測試,到近期,摩拜與四川移動、華為簽約NB-IoT共享單車項目,與中國移動政企、愛立信合作助力一帶一路,以及展開的多模蜂窩物聯網外場測試。

從上述種種迹象顯示,中國移動似乎先行商用NB-IoT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同時z中國移動沒有放棄對未來商用eMTC的準備。

4. 在國外,NB-IoT形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勢。Vodafone預計2017年将在全球6個子網商用NB-IoT,面向智能停車和抄表領域服務;2017年5月底,T – mobile在荷蘭将實作全國覆寫标準的NB-IoT網絡;此前的4月,LGU+完成全國NB-IoT覆寫,7月将商用。值得注意的是,包括LoRa陣營的營運商也在采納NB-IoT技術。華為預計2017年将在全球建成超過30張NB-IoT網絡,覆寫10%的國家。

按照業界相關人士的觀點,單純依靠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推進,短時間内難以促成NB-IoT模組成本的規模下降,并不能為全球商用NB-IoT樹立起絕對的示範效應,中國移動如果商用eMTC對于NB-IoT産業鍊是利空消息。此前comobs文章也指出,eMTC在商用初期具備了階段性替代NB-IoT的效應,盡管筆者看好eMTC的商用價值。

NB-IoT的價值:不在于連接配接本身

在常剛看來,國内三家營運商發展NB-IoT的态度非常明确。是以,從全球發展看,NB-IoT與eMTC商用進度孰先孰後均在伯仲之間。其次,營運商商用eMTC和NB-IoT并非非此即彼的單選題。

從晶片層面看,由于多模多頻對蜂窩物聯網商用的支援,将形成互為補充的效應,是以,營運商建設NB-IoT的同時,也可以部署eMTC。

業内人士預計,随着商用的逐漸推進,2018年NB-IoT将實作模組成本5美元的目标。多模晶片具備了提升應用場景靈活性的同時,如果能夠通過規模效應沒有帶來模組成本的疊加,多模晶片将成為蜂窩物聯網晶片的發展趨勢。

不過,面對2020年的500億連接配接,愛立信目前沒有計劃進行窄帶物聯網晶片的研發,倒是讓人多少有些遺憾。

對于業界觀點認為,eMTC商用價值大于NB-IoT。常剛認為,根據具體的适用場景,NB-IoT和eMTC各有側重,NB-IoT更适合不用考慮移動性、大規模部署傳感器的場合,eMTC除了移動性和窄帶物聯網等特性之外,還支援VoLTE。是以,eMTC比NB-IoT包容更多的場景。例如,在愛立信與相關營運商合作提供的車輛管了解決方案中,通過包含eMTC的晶片同時提供定位、傳感器資料傳輸、司機與背景(救援中心)等通話等多項服務。

行業物聯網的價值在于應用與服務,而非連接配接本身。在這一點認知上,愛立信和華為對于NB-IoT的商用價值見解趨同。愛立信專家認為,如果營運商不提供行業應用和服務,則營運商将完全成為物聯網應用和服務提供商的資源提供方,這意味着離客戶越來越遠。

常剛說,NB-IoT和eMTC的出現,會為傳統行業打開更多轉型更新的視窗。NB-IoT模組趨向5美元,将使得商用門檻進一步降低。

基于NB-IoT在醫療服務領域的應用,阿斯利康與愛立信在霧化器上展開了合作, “目前實作的功能還非常簡單,包括霧化裝置使用情況的跟蹤和位置的結合,之後裝置的改造将進一步考慮患者具體病情的需求。”

通過霧化器+NB-IoT,使得傳統裝置物聯網化,網絡能力的普及化使得功能、資料、場景化實作疊加。單一病人動态資料的彙總,可以為個體治療提供支撐和幫助,對多個病人的資料跟蹤彙總,資料量的變化将為資料分析帶來價值(例如,國外依靠大資料幫助人們早期發現皮膚癌),未來深度的機器學習疊加進來之後,會孕育更多的價值空間,有利于對整個社會疾病的預防和對患者治療産生建設性的意見。

本文作者:趙宇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