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ovum的資料顯示,2016年海底光纜市場收入超過10.6億美元,這是2014年4億美元收入的兩倍多。亞太地區是收入最多的市場,2016年達到了3.5億美元,排在其後的為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北美地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分别為3億美元、2.55億美元和1.56億美元。

圖:2014-2022年全球各地區海底光纜收入。來源:ovum
ovum智能網絡首席分析師ian redpath表示,大型網際網路内容提供商(icp)正在重新激活海底光纜市場,這些icp已經從租賃電纜容量轉為向光纜公司進行投資。
谷歌對跨太平洋光纜公司unity、faster和pacific light cable network (plcn)、東南亞日本電纜系統公司以及一家連接配接新加坡和澳洲的電纜公司indigo都進行了投資。微軟則向aeconnect、hibernia和marea三種不同路由的跨大西洋電纜公司以及跨太平洋電纜公司new cross pacific進行了投資。facebook則通過對plcn和marea的投資實作了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連接配接。facebook同時也對asia pacific gateway進行了投資,這是一家在日本、南韓、中國大陸、台灣、香港、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擁有着陸點的東亞電纜公司。
根據ovum的預測,海底光纜市場發展态勢強勁,預計在2022年的收入将超過14億美元,相當于5%的年複合增長率。
根據icp的商業模式、擴張計劃和他們未來發展方向的執行聲明,預計icp公司将會進行更多的海纜建設投資。這些icp公司正在考慮優化資料中心互聯路由的延遲。
其他推動因素包括:
·由于亞太地區的島嶼和半島地形以及有限的國際陸地連接配接選擇,未來将需要更多的東亞連接配接;
·未來将會有更多的跨太平洋光纜部署,進而最小化延遲,并提供多樣化的線路。
·容量更新業務預計也将非常強勁,因為相幹技術能夠提高帶寬,并延長舊光纜的系統壽命。
icp投資是多個市場的福音:
·這為asn、華為海洋網絡公司、nec、subcom和xtera等海纜系統供應商帶來了新的生機;
·這加速了海纜供應商和許多地面供應商所推動的網絡更新市場發展。
·這提升了着陸站點到資料中心(landing-station-to-data-center)地面回傳業務。
海底網絡計劃正在重塑全球通信模式,使csp有機會重新思考曆史通信模式範例。系統供應商有機會通過提供提低成本服務的能力實作增長。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