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快打造“雲上貴州”,靠大資料實作“後發趕超”

“把大資料作為全省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的戰略引擎,充分挖掘利用其商業價值、管理價值、社會價值,以大資料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引領産業轉型更新,服務廣大社會民生,帶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26日,在貴州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式上,貴州省代省長孫志剛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說。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探索,貴州大資料産業規模總量已超過50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成為新的支柱産業。全新的發展模式,正在培育貴州經濟發展“新動能”,為同步小康插上“翅膀”。

截至2015年12月,貴州大資料電子資訊産業工商注冊企業達到1.7萬家,以電子資訊産業為主導的園區25個,以大資料引領的貴州電子資訊産業2015年增加值同比增長80%以上。

“用資料說話、靠資料創新”,貴州通過大資料全面提高社會治理精準性和有效性。黔南州平塘縣借助“東方祥雲”預測服務,在洪水暴發前及時轉移群衆,減少經濟損失5.8億元。貴陽市交通管理局啟動“資料鐵籠”,民警用權全程可查可控,車管所“車托”等亂象得到有效治理。

同時,大資料還全面提高了公共服務水準。“貨車幫”為貨主找車、為車主找貨,改變中國公路貨運物流業态,2015年為司機節省燃油約500億元。貴州第一家在創業闆上市的朗瑪資訊,解決跨部門、跨地區的就醫難題,推出網際網路醫院服務,市民網上挂号、視訊診療,在家門口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就能看病。

事實上,貴州作為大資料産業的先行者,已經留下多個第一的探路印記:全國首部大資料地方法規、全球首家大資料交易所、全國首個大資料資産評估實驗室……1月17日,美國高通公司與貴州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此前惠普、ibm等200多個“大鳄”紛紛入黔,項目總投資超過2400億元。

“實施一批智能制造試點示範項目,培育50家‘網際網路+’示範企業,網際網路服務收入達到260億元,呼叫服務超過12萬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400億元,大資料電子資訊産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孫志剛提出今年要加快打造“雲上貴州”等大資料應用平台以及“寬帶貴州”等大資料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将完成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0億元以上,通信光纜達到77萬公裡,資料伺服器達到40萬台。

“貴州要加快建設資料強省。”貴陽市委書記陳剛介紹,經過3到5年的努力,貴州大資料綜合試驗區要建設成為全國資料彙聚應用新高地,并相繼建成三大中心,以促進硬體設施的整合和軟體資源的彙聚利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