闶(kàng)魚
曾經是一種我們熟悉的捕魚方式
但随着生産力的發展
和先進生産方式的出現
使用罩罩闶魚的方式
逐漸被弱化
甚至舍棄
而在犍為則是個例外
這種傳統的捕魚方式被沿襲了下來

犍為縣龍孔鎮康村村民虞飛
是一個捕魚愛好者
這天
虞飛和好友一起拿起捕魚的罩罩
到自家的水田裡捕魚
“這個捕魚的魚罩我們把它叫做‘罩罩’,它是用竹蔑片做的。編這種罩罩要好幾天時間,我們犍為人把這種捕魚的方法叫做罩罩闶魚,據老年人講罩罩闶魚始于明朝。”
虞飛用來闶魚的罩罩
直徑大約70厘米 高約40厘米
闶魚是一年四季都可以
但大多在夏季和冬季
親朋好友 大人小孩相約而去
享受闶魚的快樂
來到自家魚田
虞飛手拿罩罩在水田來回走動時
水田的水立刻變得渾濁起來
魚受到驚吓亂遊瞎闖
虞飛左手拿着魚罩
右手拿着一根竹枝條
不停地在撲打水面
“撲打水面是為了發現水中的魚,平時魚在水裡是不動的,你撲打水面, 魚兒就要跑,它一跑你就會發現,這個時候,你要快速叉過去把魚罩住後才開始摸魚逮魚。有時候你人還沒有到魚的跟前,就要把罩罩甩過去闶魚,去晚了,魚就跑了,就闶不住。是以闶魚是一種體力活,也是一種技術活。”雖然有20多年闶魚的曆史,也有豐富的經驗,虞飛也有失手的時候。
好不容易闶住了一條魚,
狡猾的魚兒還跳出了罩罩
于是
虞飛不停地在水裡抓魚
魚兒不停在水裡亂竄
好不容易才把魚抓住
虞飛說:“這叫逗起魚兒耍,等魚兒跑累了你才好抓它,要不然抓不到。”
大約10分鐘後
虞飛終于把一條已經喂養5年
重11斤的草魚抓住了
用罩罩闶魚的快樂就在發現目标
跟蹤目标 抓到目标
這是一種快樂
當晚
虞飛和家人及親朋好友一起晚餐
共同分享了美味
也收獲了快樂
名詞解釋:罩罩
這第一個罩應該是名詞,作狀語,第二個罩是動詞,罩罩意思是用罩(一種取魚的器具)來罩魚。
罩魚是我國古代一種曆史悠久的捕魚方法,《詩·小雅》雲:“南有嘉魚,烝然罩罩。”有人說這說的就是罩魚。
罩是一種用竹篾編織的形狀像一個沒有底的壇子的東西,像壇子口的部分是用手抓住的地方,而沒有壇子底的一圈是削尖的竹子,可以戳入水底的泥裡。
想起從前
山青水秀 生态自然
空氣清新 景色宜人
牛拉人耕 辛勤勞作
人們長期生活在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年代
回想起來倒也是非常的有滋味……
視訊加載中...
來源:微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