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羊鼻蠅蛆病預防與治療

羊鼻蠅蛆病預防與治療

羊鼻蠅蛆病,是由羊鼻蠅的幼蟲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對綿羊危害重,對山羊危害輕。

羊鼻蠅的發育需經過幼蟲、蛹及成蟲三個階段。成蟲出現于每年5-9月份,雌雄交配後,雄蟲很快死亡,雌蟲則于有陽光的白天以急劇而突然的動作飛向羊鼻,将幼蟲産在羊鼻孔内或羊鼻孔周圍,産出的第一期幼蟲活動力很強,爬入鼻腔後以其口前鈎固着于鼻粘膜上,并逐漸向鼻腔深部移行,到達額窦或鼻窦内,經兩次蛻化發育為第三期幼蟲。幼蟲在鼻腔内寄生約9-10個月,到翌年春天,發育成熟的第三期幼蟲由鼻腔深部向淺部傳回移行,當患羊打噴嚏時,将其噴出鼻孔,三期幼蟲即在土壤表層或羊糞内變蛹,經1-2個月羽化為成蟲。

羊鼻蠅蛆病預防與治療

羊鼻蠅幼蟲進入羊鼻腔、額窦及鼻窦後,在其移行過程中,由于體表小刺和口前鈎損傷粘膜引起鼻炎,可見羊流出多量鼻液,鼻液初為漿液性,後為粘液性或膿性,有時混有血液。當大量鼻漏幹涸在鼻孔周圍形成硬痂時,使羊發生呼吸困難。病羊表現不安,打噴嚏,時常搖頭,摩鼻,眼睑浮腫,流淚,食欲減退,日漸消瘦。臨床表現可因幼蟲在鼻腔内的發育期不同而持續數月。通常感染不久呈急性表現,以後逐漸好轉,到幼蟲寄生的晚期,則疾病表現更為劇烈。有時當個别幼蟲進入顱腔損傷了腦膜或因鼻窦發炎而波及腦膜時,可出現神經症狀,病羊表現為運動失調,旋轉運動,頭彎向一側或發生麻痹,最後病羊食欲廢絕,因極度衰竭而死亡。

防治本病應以消滅第一期幼蟲為主要措施。其方法如下:敵百蟲或敵百蟲軟膏。在成蠅飛翔季節,可用10%敵百蟲或1%敵敵畏軟膏塗在羊鼻孔周圍;阿維菌素。以每千克體重0.2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敵百蟲酒精溶液。精制敵百蟲60克,溶于31毫升蒸餾水和31毫升95%的酒精内,以每千克體重0.4毫克,一次肌内注射,50千克體重以上2.5毫升;敵敵畏。綿羊以每千克體重5毫克,配成水乳劑,每天内服一次,連服2天;藥液鼻腔内噴射。可用0.1%-0.2%辛硫磷等,兩側鼻孔内噴射;煙霧法。常用于大群防治,需在密閉的圈舍或帳幕内進行,按室内空間每立方米使用80%敵敵畏0.5-1毫升,加熱或高壓噴霧,噴霧時間15分鐘即可殺死第一期幼蟲;氯氰柳氨。每千克體重5毫克内服,或2.5毫克皮下注射,可殺死各期幼蟲。

來源 吉林農村報

策劃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編輯 遲瑞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