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科三分王隻是一個定點炮台? 喬·哈裡斯是籃網進攻的真正核心

身穿籃網12号球衣的喬·哈裡斯,在全明星三分賽上力克各路三分高手,從對賭家族球票的庫裡兄弟,到打下北境江山的丹尼·格林,從達米安-不壓哨不舒服斯基-利拉德到德克-全場投籃弧線我最高-諾維茨基,哈裡斯用兩輪合計51分的成績毫無争議地奪得三分賽冠軍。這位留着哈登式胡子、形象酷似瓦蘭丘納斯的籃網前鋒,再次為自己聯盟第2的三分命中率正名。

當然,三分命中率聯盟第一的貝爾坦斯被聯盟拒絕參賽了。

不過和諧掉這個小小的不和諧因素,哈裡斯47.1%的三分命中率依然是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再結合他場均5.2次的三分出手,哈裡斯的三分球水準已經達到了品質兼顧、效率頂級的水準。我們都記得14-15賽季的科沃爾,他在當賽季投出了49.2%的堪稱恐怖的三分命中率,而喬·哈裡斯,已經非常接近這個水準了。

新科三分王隻是一個定點炮台? 喬·哈裡斯是籃網進攻的真正核心

為什麼我會提科沃爾的名字?因為在我看球的印象中,除了14年以後的庫裡之外,14-15賽季的科沃爾是第二個單憑無球投射能力就成為全隊進攻核心的球員。

而現在,喬·哈裡斯也進入了這個行列。

先别急着噴,我并沒有“庫裡就是體系雷迪克/科沃爾/哈裡斯”的意思。我想分析的是:一個把三分投射能力提升到聯盟頂級的射手,能給自己的球隊帶去多少增益。

普通的定點投射自不必說,像這樣的借掩護接球三分(這個回合嚴格來說是手遞手掩護),哈裡斯每場比賽要投3.9次,得分率是驚人的1.33分,超越了聯盟98%的球員——也就是說,單憑“借掩護投籃”這一項,能超越哈裡斯的隻有寥寥數人而已,而考慮到他的出手次數,全聯盟可以說無人出其右。

更出彩的地方在于,哈裡斯并不像某些頂級射手那樣運球把自己運趴下,哈裡斯運球後的幹拔命中率同樣高達44%。這就給了他更多的操作空間,比如......擋拆後幹拔。

再比如,借掩護接球後的妙傳。

哈裡斯的三分球實在太有威脅,在三分線外接球的哈裡斯更是對手的夢魇,是以在哈裡斯剛剛接到球的時候,猛龍就迅速派三人合圍,企圖将哈裡斯扼殺在弧頂。但如此一來,籃下的賈萊特·阿倫可就無人看管了。

于是哈裡斯來了一發漂亮的不看人傳球,順利助攻阿倫扣空籃得手。

再來看看這一回合,哈裡斯從球場一側跑到另一側,中途打了兩個無球掩護,帶走了至少兩個防守人,把猛龍的鋼鐵防線攪成一鍋粥,成功讓遠端的隊友獲得方圓五米杳無人煙的超級大空位,還借助阿倫的掩護,成功投進三分球,讓猛龍的三人補防淪為無用功。這種竭盡全力補防最終還是被對手扔進三分的無力感,足夠讓對手的心态失衡。

又是借掩護切出、接球吸引防守,但這一回合的哈裡斯直接選擇持球突破,并在對手的重重夾擊之下成功打進2+1。這場籃網和騎士的三加時大戰,哈裡斯12投9中,三分球5投4中,拿下25分,包括這記關鍵時刻的突破打三分。

是以你看,在陣地戰中,擋切掩護是最基礎不過的招式,但是像哈裡斯這種頂級三分手,隻需要一個普普通通平平無奇的無球掩護(這個掩護品質都不需要多麼頂尖),就能創造出極大的進攻威脅——對他們來說,一個轉瞬即逝的出手空間,就是一個三分機會,一次三分出手,就是47%的進球機率,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是以他們不惜一切地補防、夾擊、上對抗,但如此一來,防線勢必會出現漏洞,碰到稍微會一點傳球的對手,那就是整條防線的大混亂。

新科三分王隻是一個定點炮台? 喬·哈裡斯是籃網進攻的真正核心

是不是非常眼熟?這就是庫裡帶動勇士隊的方式。

是以同樣的,這也是喬·哈裡斯帶動籃網進攻的方式。

喬·哈裡斯當然沒有庫裡那麼跨時代的持球三分水準,也沒有庫裡那麼頂級的突破、運球和傳球能力。他隻是把“繞掩護接球三分”這一項技術打磨到了聯盟最頂級而已。

然後,籃網就能憑借這一小片吹毛即斷的刀刃,打造出一整套進攻戰術。哈裡斯的跑位、擋切、掩護,已經成為籃網攪亂對手防線的重要武器——就像一把小刀切開黃油一樣。這也是14-15賽季的科沃爾、這兩年的雷迪克做過的事情。

新科三分王隻是一個定點炮台? 喬·哈裡斯是籃網進攻的真正核心

庫裡畢竟是超越時代的巨星,但喬·哈裡斯、科沃爾、雷迪克,這群完全沒有星味、隻是把單項技術打磨到極緻的“角色球員”,同樣能成為實戰意義上的“球隊核心”。

這樣的球員,往往更值得我們敬佩與借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