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驅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模式創新

随着網際網路和大資料技術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和“大資料×”利用資訊通信技術以及網際網路平台,積極開展與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和行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和大資料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內建和優化功能,全面提升社會生産力和創新力。“網際網路+”的增量效應與“大資料×”的乘數效應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量。《方案》的頒布和實施充分反映了“網際網路+”和“大資料×”在政務服務中的治理效應和服務效能。

大資料是國家治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戰略資源,随着大資料技術的廣泛運用,政府公共服務模式趨向“五化”:第一,走向內建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借助政務大資料平台能夠把涉及政務服務的證件資料、相關證明資訊資料化和內建化,不斷完善和優化政務資訊資源目錄與政務服務資訊系統,統籌建立人口、法人、空間地理、電子證照、社會信用等基礎資訊庫和業務資訊庫。通過整合建設全國的資料共享交換平台,能夠實作政務資訊資源的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互聯互通和協同共享。第二,走向标準化。通過結合大資料技術,加快政府資料透明公開與資料标準化程序,建構行政審批服務标準化體系,促進政務服務走向規範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通過建設公共服務綜合資訊平台和資料共享平台,做到審批标準化、服務标準化、監管标準化,進而更好地為公民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第三,走向精準化。大資料必将重塑政務服務工作機理與生态,政務服務必然由粗放式供給轉向精準化供給。随着以大資料為支撐的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資料共享平台的切實搭建與整合,政府部門通過對使用者資料與業務資料的搜集、分析、整合、萃取,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在化解群衆“找誰辦”、“去哪辦”、“怎麼辦”疑惑的同時,更好地滿足群衆個性化、定制化以及多樣化的公共服務需求。第四,走向便利化。大資料技術能夠實作政務服務跨部門跨地域協調、線上線下融合、資源開放共享、審批省時省心的整體化體驗和人性化關懷。隻有降低服務門檻、清晰服務清單、簡化服務環節,做好個性化精準推送服務,才能解決困擾基層群衆已久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老大難問題。第五,走向協同化。随着資料資源交換平台的快速搭建,“一網式”服務模式能夠破除“資訊孤島”和“資料壁壘”,充分實作跨地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政務大資料資源重置、資訊共享和協同運作,使得日常辦公流程清晰、事務審批高效便民、業務協同積極主動。

大資料引領着政府治理現代化程序中的技術變革和管理革命,它所具有的實時處理海量資料的先天禀賦為政府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服務提供了重要支撐,是政府開展智能管理與智慧服務的重要手段。随着政務服務改革創新的程序不斷加快,大資料驅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将使政府的政務服務和資訊惠民更具智能化、便捷化、人本化與體驗化。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