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賦能鄉村 助力鄉村振興——浏陽沙龍村正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作者:日常惡魔

紅網時刻6月30日訊(通訊員 田佩)對農民來說,進入汛期後農業生産受天氣影響大。如果遇到極端天氣,甚至可能會顆粒無收。這是處于農作物生長的第一道關卡,也是農作物産量及品質表現的關鍵節點之一。浏陽市沿溪鎮沙龍村的農民,卻并不擔心這個時期農作物的生長——他們以數字技術為依托,為農業注入新發展動能,告别“看天吃飯”成為現實。

數字賦能鄉村 助力鄉村振興——浏陽沙龍村正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沙龍村,這是一個在湖南低調又頗具實力的村。當地依據自身情況,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蔬菜種植業,走産業化發展道路。目前,當地共有16家專業種植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已達到3962畝,蔬菜遠銷全國各地。走進沙龍村,便能看到這番景象:一排排整齊的鋼架大棚,蔬菜在“保護傘”下舒适地生長。如何保障蔬菜的産量及品質?沙龍村選擇發展智慧農業,走在全省前列,做第一個“吃螃蟹”的村。

數字賦能鄉村 助力鄉村振興——浏陽沙龍村正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新豐蔬菜種植合作社是沙龍村第一個選擇發展智慧農業的合作社。走進新豐蔬菜種植合作社,除了綠油油的蔬菜外,令人駐足的便是合作社的智慧農業平台。在巨大的led電子屏上,整個合作社大棚内的蔬菜種植情況盡收眼底,同時還能在蔬菜大棚遠端監控系統上實時監測土壤及蔬菜大棚墒情,了解棚中溫度、濕度資料。隻需滑鼠輕輕一點,就能關聯農用基地内水肥一體機進行工作,通過系統實作自動施肥灌溉。

據沙龍村黨總支委員江育發介紹,智慧農業的建設給村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農民無需親自下地,“打開智慧農業平台的移動端口,在手機上也可以實作遠端操控。”數字技術将智能化進一步注入農業,即使農民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遠端操控施肥、灌溉、控溫控濕。傳統農業發展中的天氣、蟲害等自然不可控因素,在數字技術的助力下,已不再是困擾農民的“老大難”問題了。數字技術已成為當地農民一大新農具。即使是60歲的老人,也可借助智慧農業平台“重操舊業”進行農業生産。

蔬菜種植大面積實作智慧化、智能化,大棚蔬菜高效育苗,高效産出,智慧農業發展勢頭好,數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走出一條“錢”景廣、數字驅動的創新路,這是沙龍村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向社會、向村民,交出的一份滿意答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