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情人逛街被他老婆撞見,他老婆扇我十幾個耳光,他站一旁沒吱聲

作者:木子李

圖檔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和情人逛街被他老婆撞見,他老婆扇我十幾個耳光,他站一旁沒吱聲

網友來信如是說:

我丈夫常年在外地上班,每年隻有國慶和春節才回家。我雖然也有工作,且和公婆住在一起(公婆在幫我照顧孩子的同時,也對我起到了監管作用),但是享受不到愛情的滋潤,我還是覺得生活有些乏味。在此情況下,我開始頻繁上網聊天。講真,即便是找個靠譜的情人都覺得難,或因為對方經濟基礎不好,或因為對方的長相我看不上,或因為對方想投入真感情,我卻不想為此波及婚姻的穩定。最終邂逅現在的情人,是覺得:在很多層面都能讓我滿意,關鍵是他也有家庭。

我們第一次見面就去了飯店,之後保持着一周見兩次的頻率。我們之間雖然“不言愛”,但是,我們偶爾還是會一起吃飯,或者他也會給我買些換季的衣物。

前幾天,我和情人逛街的時候,被他老婆撞見,他老婆當衆扇了我十幾個耳光,他硬是站在一旁沒有吱聲,甚至都沒有勸說一句“别打了”。事後,他雖然就這件事向我道歉了,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段關系沒有必要維持下去了。當然,在我提出分手的時候,他沒有做任何挽留。

有了這次特殊的經曆之後,我時常會想起和我丈夫在一起的時光:在丈夫沒有去外地工作那幾年,丈夫對我可謂無微不至。因為丈夫的工作流動性比較強且我的工作也相對穩定,是以,讓我辭掉工作跟着丈夫“流浪”有點不現實。

我隻是一個普通人,很想擁有一份夫妻常相守的感情。想問,在這種情況下,我可以和丈夫離婚嗎?因為我也不想做有家室男人的情人,我很想有一個夫妻可以每天正大光明地和我在一起。

和情人逛街被他老婆撞見,他老婆扇我十幾個耳光,他站一旁沒吱聲

木子李情感解析:

可能大多數夫妻每天都可以見到對方,是以體會不到所謂的相思之苦,也感受不到其中的孤獨有多麼煎熬。勢必在你丈夫剛去外地工作那會,你也會暗示自己:你丈夫也是因為工作的必需才和你分居兩地的,在此情況下,你會用強大的自制力去保證對婚姻的忠誠。但是,時間久了,你就有點承受不住了。

關于愛情,最悲催的莫過于,自己明明有喜歡的人,卻隻能和自己喜歡的人隔着螢幕訴相思。時間久了,難免有點扛不住。

如你所說,你隻是一個平凡的人,隻想擁有正常的婚姻,以至于,你能了解你丈夫因為工作一年隻能回家兩次的無奈,但是,你未必能接受這件事的殘酷存在。

我相信,在此期間你聽了太多“你丈夫也不容易”的言論,但是,這個世界上壓根就沒有感同身受。其中,一些異地戀,或者留守婦女,又或者夫妻分離兩地的人們,會因為熬不住所謂的寂寞,最終沒能守住對感情的忠誠。你也隻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個。

我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你,反倒有些同情你:因為你骨子裡并非一個想讓自己私生活混亂的人,哪怕是找情人,也想找一個靠譜的、穩妥的,以至于,你也是精挑細選,最終才敲定了一個情人。關鍵是,你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點:在對方老婆眼裡,你就是破壞對方家庭穩定的壞女人;又或者,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審視你情人,一個瞞着老婆出軌的男人,能好到哪裡去?

當你和情人約會的時候,被他老婆撞見,面對他老婆對你扇耳光這件事,你覺得他應該怎麼回應,終究他是過錯方,也隻能選擇不吱聲,才更容易在随後道歉的時候得到他老婆的原諒,畢竟他在和你開啟婚外情的時候,他并沒有離婚想法。

隻是,這件事讓你覺得你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以及羞辱,并覺得這種逢場作戲、各取所需的感情沒有意思,是以,你将這段關系終止了。事實上,如此關系壓根就不該開始。本來類似情感就是玩火,最終導緻自己受傷,才是應有的結果。

現狀下,你其實依然念及着你丈夫的好,但是,你也不想再過沒有丈夫陪在身邊的日子,是以你更加傾向于離婚。隻是,面對離婚的時候,會有很多牽絆,其中就包括你們的孩子以及财産如何分割。但是你内心最真實的聲音傾向于離婚,是以就不要再自欺欺人,索性找個合适的時機,将你的孤獨和煎熬在你丈夫面前全盤托出。勢必,你丈夫在異地也接受着相思的煎熬,怎奈,他的工作性質就是:每年回家次數少之又少,且工作場所不固定。或許,你丈夫對于離婚的結果并不能心甘情願地接受,但是,他一定能了解你的不容易,并最終放你走。

生活中,不僅僅是農民工會面臨和老婆分居兩地的尴尬,其中一些建築系統的正式工或者一些特殊工種的人們也會面臨和老婆分居的尴尬。在此情況下,他們也知道對老婆有愧對。在此情況下,考驗的不都是人的自覺性以及自制力甚至良心。然而,并不是每一個人在夫妻聚少離多的情況下都能夠經受得住孤獨的煎熬。是以,當自己沒有能耐在如此婚姻中煎熬的時候,離婚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關于選擇,必然會涉及到得與失,我給出的建議隻能是,請你斟酌一番後,做出慎重的決定。

和情人逛街被他老婆撞見,他老婆扇我十幾個耳光,他站一旁沒吱聲

木子李生活感悟:

當我們作為建議者,在為别人出謀劃策的時候,或許我們可以做到頭頭是道,但是,當一些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未必可以做到豁達。因為我們在面對選擇的時候,并不僅僅需要一個理性的答案,還有很多感性的牽扯,正因為此,才使得我們每次在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候會非常猶豫。

有句話叫做: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但是,誰又能真正做到背後不說人,又或者能規避不被他人背後說?是以,更多時候,我們都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至于外人怎麼對你的經曆給予評價,無需辯解,隻求内心坦蕩。走在馬路上看風景,風景裡大多數都是面帶微笑或者面部平靜的臉,但是,如果你對他們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不容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