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聯網應用

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應用拓展。“物聯網”概念的問世,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物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無時無刻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 在國内有哪些比較正常且成功的應用呢?這些應用你是否有留心過?

  第二代身份證。

  第一代身份證采用聚酯膜塑封,後期使用雷射圖案防僞。而說起第二代身份證,不得不提他的防僞技術的革新,第二代身份證是非接觸式ic晶片卡,有定向光變色“長城”圖案、防僞膜、光變光存儲“中國china”字樣、縮微字元串“jmsfz”(漢語拼音:jūmín shēnfènzhèng,居民身份證)、紫外燈光顯現的熒光印刷“長城”圖案等防僞技術。

  第二代身份證内藏非接觸式ic晶片,是更具有科技含量的rfid晶片。晶片可以存儲個人的基本資訊,可近距離讀取内裡資料,需要時在讀寫器上一掃,即可顯示出你身份的基本資訊。而且晶片的資訊編寫格式内容等隻有特定廠家提供,是以防僞顯著,不易被僞造。

  中國大部分高校的學生證。說起校園生活,除了對美好青春的向往與回憶,學生證更是伴随我們走過那段象牙塔時光必不可少的證件,大家都知道,學生寒暑假使用學生卡購買火車票享受半價優惠,但中國高校衆多,為此,相關部門統一采用了可讀寫的rfid晶片。裡面存貯了該使用者列車使用次數資訊,每使用一次就減少一次。而且不易僞造,便于管理。

  一卡通。很多的一卡通也運用了物聯網技術,比如:市政一卡通、校園一卡通都可以歸為較為簡單的物聯網應用。

  etc不停車收費系統。現在我們去到一些高速公路收費站,發現都留有一個不停車收費系統,且無人值守。車輛即可隻要減速行駛不同停車即可完成資訊認證、計費。減少了人工成本。國内較早在首都機場高速做了試點,目前在全國各地已經有了很多地方做了嘗試。

  但由于不僅需要對收費系統進行更新改造,還需對可能通過的車輛上安裝識别晶片。因為很難對所有的車輛都進行安裝,是以通常很多地方同時保留了etc和人工收費。因為人工收費車輛要提前減速,并停止下來,每一輛車收費按照15秒,實際前後大概要30秒,在交通高峰階段容易造成擁堵。是以,條件具備的地方還是要推行etc,不僅加快通行速度,還可以節約管理成本。當然有些地方也考慮就業問題和灰色收入,是以積極性不是很高。

物流快遞查詢和追蹤

這些技術同樣應用到運輸業,将傳感器安裝在移動的卡車和正在運輸的各個獨立部件上。從一開始中央系統就追蹤這些貨物直到結束。這樣更好的全程追蹤這些運輸車輛,掌握物流行程,利于實時更新物流資訊,還可防止貨物被盜。

自動售賣機

  大廈樓下、地鐵站内,是不是自動售賣機,還有路邊常見的便攜式商店,當某一種商品售空的時候,大家是否思考過商家是如何補充這些商品的呢?首先,我們可以判斷出商家絕不可能一家一家售賣機巡視,這樣浪費時間不說,還不能做到及時補給,服務大衆。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在特定商品低于再訂購水準的時候發送自動補充庫存警報,這種做法可以為零售商節約成本,當收到機器提示時,派遣從業人員進行補貨即可。

鐵道部列車車廂管理

通過在每一節車廂(不管是客車、貨車)均裝置一個rfid晶片,在鐵路兩側,互相間隔一段距離放置一個讀寫器。這樣,就可以随時掌握全國所有的列車在鐵路線路上所處的位置,便于列車的跟蹤、排程和安全控制。

在物聯網應用上,個人消費者的開發應用彙明顯滞後于企業和政府,但他們卻是物聯網應用的直接輸出群體。但深圳北航物聯網研究院(www.buaaiot.org)從業人員認為随着物聯網裝置的普及已經生産成本的下降,各類提供物聯網服務的新興公司将成為産業發展的亮點,面向個人家庭市場的物聯網應用得到快速發展,新型的商業模式将在此期間形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