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此文為總共三部分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主題是如何管理和優化分布式團隊,管理專家joseph flahiff列舉了促進本地與遠端團隊協作的8點提示。他這次闡述了與6種遠端團隊當中的3種相關的問題并提出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并非所有的遠端工作都是一樣的。有一連串的遠端工作類型。其中一些确實很好,而另一些就很讨厭了。
#1 大團隊,單人遠端
這是所有可能的協作選項當中最糟糕的一個:一大群人都是一起工作并且面對面進行協作的。隻要一個人是遠端的。
這種類型的好處是隻有一個人在遠端,是以不需要競争電話或視訊會議的講話時間。
但,位于遠端的那個人總感覺自己像的局外人。協作團隊的工作隻有在大家在社交和心理上面都感覺安全時才效果最佳,而心理安全網在隻有一個人在遠端時時很難建立的。如果你曾經在電話的另一頭待過的話,你就會知道我的意思。你很難了解房間裡面發生了什麼。大家往往是互相交流的。很多非語言線索—大概占溝通的55%到93%之間—是遠端的人了解不到的。視訊電視會議技術會有所幫助,但是遠端的那個人總是會很難加入到現場的讨論當中。
優化
1、這種情況要想達到最好的效果,房間裡面得有個人充當電話另一頭那個人的“夥計”。夥計的工作是永遠要考慮到電話另一頭的那個人。
2、采用多種形式進溝通。讓遠端的那個人通過短信溝通或者給他一個即時聊天的連結。這樣的話,如果你電話會議在設定時遇到技術問題的話,就可以有一個替代性的早已經連接配接好的溝通管道。聊天工具還可以幫助遠端的人在談話中插話,因為在現場的夥計可以替他争取。
#2 一個小組,多個體
這種情況下,會有一小群人是在一起工作而大部分個體都是遠端工作的。從數字上來說這種情況稍好一點—遠端的人越多,他們在群體的影響力就越大。如果你的團隊超過一半都是由遠端的獨立個體組成的話,本地團隊就更有可能注意到他們,因為遠端才是大多數。但是溝通還是會有困難,尤其是許多人都是利用通信工具進行溝通的。實時的個體對話要比你想象的要混亂得多。即便我們試圖表現出禮貌來,最終也會變成互相對話,并且互相被非語言線索打斷。今天的技術解決方案無法完美模拟這個。盡管這些工具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好,但從一個講話者切換到另一個人時仍然會出現一點延遲,哪怕是在全雙工的系統下。
1、定好講話的次序。總是詢問有沒有人要補充。這種次序可以是某個預先設定好的順序,也可以是按照字母或者位置來排序。
2、投票條款。采用協作工具或者視覺線索來進行投票。關鍵是要避免認知偏見或者錨定。通過電信連接配接是很難實作的。
3、将遠端的人互相進行配對,本地的人也進行互相配對。把溝通限制類似的人進行配對可以優化他們的技能。如果你将遠端的人與本地的人配對,那本地的人就失去了在一起面對面協作的好處。
#3 大團隊和小團隊
這種組合實際上還相當可行的,不過有幾點要提醒一下。理想情況下,每一支團隊都可以充當完全自治的單元。也即是說,如果一個團隊承擔了一部分工作,就應該具備完成這項工作的所有必要技能。不建議一支團隊做測試而另一支做開發,因為移交的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時間。此外,你也許最終會形成一種“我們和他們”的心态。盡管獨立且能力相當的團隊理論上似乎不錯,但是卻會有造成差異甚至對抗的團隊文化的風險。比方說,“x方面他們做得沒有我們好”或者“那支團隊以為他們做得很出色,其實不然。”缺乏溝通會導緻謠言散步。你的大團隊和小團隊溝通越多,謠言散步出去的可能性就越低。
1、上司應該盡量多地到自己不在現場的地方去參觀一下。確定自己的參觀行程定期、可預測也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因為這樣大家會漸漸以可預見的方式預期你的到來。
2、處理這種團隊的技巧在于要按照一定方式将工作分解為與遠端地點之間存在有限的互相依賴性。從根本性質來說團隊的工作多少都應該有一些互相依賴性的,但是要讓這種互相依賴性盡量少。
要想了解如何管理和優化遠端團隊可以看看第三部分,會進一步讨論另外三種團隊配置:完全分布式團隊,對等團隊以及集中團隊。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