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LinkedIn的資料驅動之路,看創業公司該如何關注資料

人人都說資料重要,那麼,創業者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資料?從公司成立嗎?我認為,當然不是。産品早期,資料驅動是個僞命題,隻有到了真正增長期,資料才能爆發力量。

資料分析流于形式

我在linkedin做過很多年資料分析,發現中美在資料驅動這件事上面差異還是很大的。資料分析在國内一些特别大的企業才能得到重視,但是在美國,資料已經成為驅動衆多企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為什麼國内很多企業,表面上很重視資料分析,最後卻流于形式?

許多公司處于瘋狂增長時期,大家一拍腦子做的決定,可能已經産生很多價值了,這種情況下他們很難意識到資料決策能産生的巨大價值。同時,他們沒有太多基礎方法論的認知,技術和業務彼此不了解,進一步加劇了資料使用的緩慢,不能看到價值實作。最後就變成了憑感覺來做決策,而不是真正通過資料營運來做決策。

linkedin的資料驅動之路

但是我們看看美國,以linkedin為例, 在過去6年間從一個7000萬左右年營收的企業,一下子增長至 30 億美元營業額的企業,這種增長速度在企業服務領域裡面是驚人的。6 年多以前,我第一次在 linkedin 的公司例會上,聽到德魯克的一句話:一個事情,如果不能衡量它,就不能增長它。這句話沉澱出了 linkedin 的企業價值觀:增長帶動資料分析,資料帶動變現,變現進一步促進增長。

linkedin 早期就有清晰的資料架構隻有一萬使用者,就做資料驅動反複問一個用資料能證明的問題。

linkedin是 2002年底成立的,成立早期就已經把使用者資料和變現的架構講得很清楚了。無論是在産品設計還是業務營運,資料都是很重要的環節。哈弗曼(linkedin 創始人 &ceo)收集大量的使用者資訊,想了三種變現方式:

一、通過使用者的基本資訊來變現,比如說公司釋出職位;

二、使用者數量增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 b2b 企業投廣告;

三、當有大量人的資訊以後,公司的獵頭會用這個平台來找候選人。

變現的方式他想得很清楚,但并沒有在第一天就去做,他核心關注的是使用者體驗和使用度,是整體的增長,增長産生大量的資料,他從資料裡學習,未來才做變現。

linkedin 在隻有 1 萬使用者的時候,就開始用資料驅動業務。這段時間去觀測兩個管道,一個是電子郵件,一個是搜尋。從資料裡發現,從搜尋引擎的管道裡進來的使用者,比電子郵件邀請進來的人數量差不多,但在産品平台上的活躍度要高 3 倍。

這是之前沒有想到過的,于是做了一個決定:如果要擷取同樣數量的使用者,他們更願意投入資源在使用頻次更高、更願意把時間花在這裡的人,是以,放棄低活躍的使用者,專注活躍的使用者。

linkedin 每年反複要去問的一個問題是:如果隻有一件事全公司要做的話,是什麼?得用數字來證明的?

一星期内加到 5 個聯系人的使用者,他們的留存、使用頻度、停留時間是那些沒有加到 5 個聯系人的使用者的三倍到五倍,這是他們找到的驅動增長的魔法數字。但是當時這樣的人非常非常少,于是他們在産品各個入口都增加社交關系。

linkedin 最早的時候,并不知道為什麼增加社交關系會産生那麼大的留存度,我們分析了起碼有兩三百個各種不同的名額,最後沒有任何一個名額能告訴我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可是權重以後的結果是,這些使用者在上面花了很多時間,間接就成為變現的可能。産品經理就把非常複雜的問題簡化,讓所有的東西都關注這一個點:讓更多的使用者在第一周裡加到 5 個聯系人。于是,增長飛快。

創業公司如何關注資料?

每個階段的重點不同,增長期是資料驅動的關鍵時期。雖然說資料很重要,那麼,創業者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資料呢?從公司成立就開始嗎?不是的。一般來說,創業者會經曆 4到5個産品、企業的生命周期。

第一個階段,冷啟動。

這個時候公司特别早期,用大資料驅動是一個僞命題——因為客戶數量有限,樣本性不足。他們需要更多地去了解潛在客戶的需求,去“求”客戶來用這個産品。

第二個階段,增長前期。

冷啟動接近完成。

有經驗的創業者,會開始布局和增長有關系的一些核心名額,比如說日/月活躍,留存度。

這些名額的目的不是為了衡量産品目前當下的表現,而是為了未來做增長時有可比較的基準。并且,這些名額能夠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我們應該去做增長。産品本身沒有黏度的話,去燒錢做增長,它不會真正地增長起來,因為流失速度超過增長速度。以前很多燒錢的企業能成功,是因為競争沒有那麼激烈,使用者沒有那麼多種選擇。但是今天如果你的産品很差,留存不高,口碑也不好,燒再多的錢也不能獲得真正核心的自然增長。

第三個階段,是增長期。

這個階段就能看出來好的創業公司和普通創業公司的巨大差别——效率。

無論pr還是做活動,都需要人力和時間成本。如何在增長中,找到效率最高的管道?這個我覺得,是創業公司之間pk的核心競争力。如果不做資料驅動,靠直覺,一次兩次可以,但沒有人能進賭場連赢一萬次。是以,直覺需要和資料進行結合,這樣企業能迅速優化各個管道,來提高機關時間的轉化效率。通過轉化效率的提高和疊加,變成企業的核心競争力。一個不用資料驅動的公司,和一個用資料驅動的公司,假設營運政策一樣,資本儲備類似,客戶也一樣,後者一定會勝出。

第四個階段,是變現期。

業務變現,要求有很高的使用者基數。一般網際網路産品中高活躍、體驗好的使用者,會轉化為付費使用者。類似一個漏鬥,不斷地去篩,這裡面就是要拼營運的效率了。比如說,電商使用者的轉化漏鬥一般是:通路——注冊——搜尋——浏覽——加入購物車——支付,或者到未來的退貨。這是非常非常長的一個漏鬥,真正要做好資料化營運,要對漏鬥的每個環節持續地進行追蹤。為什麼呢?因為不能衡量,就很難去做增長。

一個好的企業,特别是以後要做營收的企業,必須要關注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轉化效率。這種轉化效率,要達成的手段,可以通過市場營銷的方法、産品改進的方法、甚至客戶營運的方法。而其中每個環節小幅提高,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倍數的提高。這種倍增,如果沒有做過資料化營運的人,很難體會到會有多大。比如,以前我們在linkedin做資料驅動轉化時,要推送某篇edm ,同樣發給 10 萬人,拍腦袋決策的轉化是 0.01%,但是經由資料驅動部門做個簡單的資料模型,同樣推送後,轉化率提升到了 0.3%,高出 30 倍。如果每周都那麼做的話,這種轉化效果還是非常可觀的。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