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式伺服器(disaggregated server) 在市場上是不太可能以和超融合(hyper-convergence)同樣的方式獲得“繁榮”的,但其将以一個更為穩健的速度增長。
分解式伺服器在未來的資料中心所扮演的角色作用仍然是不确定的。盡管未來的潛在使用者已經看到了其對于提高效率方面的潛力,但仍然對其缺乏足夠的關注度。
該技術擁有促使服務供應商和企業組織機構的it部門能夠充分利用其最基礎的基礎設施的可能性。其同時也可能隻是供應商們出售更多的資料中心硬體的另一種方式。
分解的概念涉及到每一個托盤的計算、記憶體和存儲,所有的都是在一個池被編制、彙叢集組合的離散單元,而不是單個伺服器單元。
“您一般都是将他們分開對待,并根據應用程式的需要,以适當的比例将他們進行最佳組合。”idc公司伺服器和資料中心部門的研究總監jed scaramella表示說。他最近在波士頓召開的idc directions event上上司了一場有關分解式伺服器群組合型基礎設施(composable infrastructure)理念的圓桌讨論。
例如,可以根據工作負載是否是計算或存儲密集型的進行配置,然後進行規模化的縮放。動态工作負載的服務和托管提供商将推動在這類技術方面的投資,scaramella說。
“這一概念已經存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但我并不認為工作負載需求一直在推動着這方面的投資。”他說。雲服務提供商“絕對”會使用到分解式系統,已經從ibm公司退休的獨立承包商donna nitchie表示說。nitchie尋求能夠在idc directions event上獲得有關該技術的更多資訊。同時,其對于那些希望将其資料資訊保留在企業内部部署環境的企業組織也是相當有用的,而分解式伺服器将作為一款私有雲基礎架構的骨幹,她說。
“我對整個發展趨勢的搖擺不定是感到相當好奇的。”她說。“似乎其曾經是朝着整合方向發展的,而現在其又潛在朝着分解的方向發展。這是否是硬體供應商們在創造價值方面的最後一次的努力嘗試呢?”
硬體的重要性正在下降,nitchie說,由此所帶來的問題則是:分解式系統對于更廣泛的使用者群有多大的吸引力。
“可能在高性能計算和其他領域,他們将繼續專注于硬體。”她說。使用者将首先看到的最大的不同是在原始設計制造商(odm)與原始裝置制造商(oem)的系統之間,scaramella說。
該技術的發展正在由諸如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廣達電腦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odm廠商所主導的,雖然許多odm廠商在基礎軟體方面并沒有與如emc、戴爾和思科這樣的oem廠商相同的能力,他指出。
scaramella将目前的分解式伺服器備選方案的特征描述為仍然是“gen zero”,包括英特爾的機櫃級架構平台(rack scale architecture platform),以及基于其的合作夥伴,如華為、廣達和戴爾正在建構中。
對于原始裝置制造商,思科公司的ucs m系列也是沿着相同的路線,而其他的子產品化平台則包括戴爾fx2和惠普企業公司的synergy,其是組合但不分解。
“一旦您能對其進行解釋,人們獲得之後可以更為謹慎的進行配置。”他說。并指出,當記憶體耗盡,使用者不必再添加其他另一台伺服器,并且可以隻需添加更多的記憶體。
如果工作負載逐漸擴充,分解式系統是矯枉過正,scaramella說。更合适的工作負載将是移動裝置和線上網絡遊戲。
“這方面的回報是當您分解事情,并将其拖 回池中,以便為另一款應用程式進行重新配置。”他說。
位于匹茲堡的expedient公司的資料中心目前所使用的工具包括一些實驗性的工具和作為合作夥伴關系的一部分的其他工具——以創造“情報”,幫助公司了解工作負載随着時間的推移的分布,并相應地對這些工作負載進行安置,該公司品質保證和戰略舉措部門副總裁jonathan rosenson。
expedient公司配置硬體來滿足不斷變化的工作負載的需求,以及配合該公司的數以萬計的虛拟機的供給需求——這可能意味着購買分解式系統,以服務于該公司的11處資料中心的雲計算和托管服務客戶。
“我們今天所銷售的産品(服務)都依賴于我們所做的選擇和我們所安置的架構。”rosenson說。“但是,這是不斷發展的,我們正處在我們的第七次疊代的過程中,是以發生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該公司已經提出了他所聲稱的來自多家供應商的一套具有成本效益的基礎設施,可以跨其多處資料中心進行複制,并且是可擴充的。
“關于分解式系統,如果我們鎖定到一家單一的供應商,這可能會限制我們。”他說。
業内分析人士們正越來越了解買家們所看到的分解式系統的可能用途。然而,很少有人參加了scaramella最近的對話會議,其觀衆主要都是供應商代表,甚至檢視該技術的投資者。同樣,兩周前在聖何塞召開的idc directions event也有“很多希望聽到關于分解式系統相關内容的供應商和一些使用者。”
“供應商們自己都在問這是什麼。”scaramella說。 “如果該技術日漸成熟,并不斷發展,您就可以開始将一切分别對待了。”他說,但在今天,在伺服器上的ram和cpu并沒有分離出來,因為有太多的延遲。
将cpu與記憶體分開,将涉及到矽光子學,其涉及的資料傳輸要使用到光學射線。
scaramella在去年十二月采訪了15家的潛在客戶,并采訪了他們認為分解式系統能夠為他們所在的公司帶來怎樣的益處,以及他們将面臨怎樣的挑戰。彼時,沒有任何一家受訪企業正在使用該技術,而該項調查主要集中在服務供應商,金融服務機構和醫療保健公司。
在接受調查的使用者中,有四位受訪者表示說,他們可以看到分解式系統的效益;其中有5位表示說他們看不到其所能夠帶來的任何好處;其中有6位表示他們需要更好的了解該技術。
“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還處在等待和觀望狀态,是以這非常好的顯示了客戶的心态。”scaramella說。
醫療服務提供商是一個普遍表示他們沒有看到分解式系統被使用的領域,根據idc的調查顯示。
他說,那些想要充分利用其細到cpu的每一份資産,并将其資料中心作為一處工廠的服務供應商們也可以利用分解式系統的一些優勢,他說。
“不管他們如何能夠從其每一款硬體中擠壓出更多的處理能力,其對于他們企業的盈利都是有益的。”他說。
目前,企業組織機構對于融合基礎設施和超融合的基礎設施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因為這兩大技術能夠幫助他們通過使得員工的工作更有效率,更容易的部署,以及簡單和精簡的管理來降低營運費用。而将分解式系統作為融合基礎設施和超融合基礎設施的下一步将在互操作性和兩種類型的硬體一起工作方面帶來很多問題。
“我看到了他們的共存,盡管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進化。”scaramella說。盡管在很多情況下,工作負載是不同的,預測者幾乎總是高估了進化曲線,大多數新硬體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細分市場,他說。資料中心遷移到采用分解式 “其不會像超融合那樣,突然“繁榮”并擾亂一切。”scaramella說。”這是一個架構的演進,而不是一場革命。”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