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軟投入巨資開發量子計算機原型産品

中原標準時間11月21日消息,據《紐約時報》報道稱,微軟投入大量資金和工程資源,嘗試開發量子計算機,它可以處理一些複雜的任務,這些任務是目前數字計算機無法處理的。

在科幻小說中,我們時常會看到量子計算機,它的性能超級強大,現在科技界對量子計算機的出現越來越樂觀。如果量子計算機真的可以投入使用,許多行業都會受到影響,比如藥物設計、ai,我們對現代實體也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微軟已經決定跳出純粹的研究,投入巨額資金開發量子計算機原型産品,與衆多科技巨頭一起競争,比如谷歌和ibm。

量子實體世界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微軟的進入方式與競争對手有些不同。微軟的方法是以“任意子(anyons)”作為基礎的,“任意子”是一種粒子,實體學家說它以2d形式存在,微軟用“任意子”組建超級計算機子產品,如此一來就可以利用亞原子的實體屬性。

研究人員深知,要開發出可以真正使用的量子計算機還有很大的挑戰,在基本實體層還有問題需要解決,研究人員還要開發新軟體挖掘量子裝置的潛能,量子計算機與今天的數字系統運作方式不同。

傳統半導體可以在任何時候開或者關,開與關分别代表1或者0,量子位不同,它可以以“疊加”形式存在,也就是說同時以兩種狀态存在。如果量子位彼此纏繞,就可以代表龐大的數值。按照最可能的設想,量子計算機将會由海量量子組成。

2005年,微軟開始研究量子計算技術,當時它悄悄開設了一個名叫“station q”的實驗室,上司者是數字家邁克爾·弗裡德曼(michael freedman)。

微軟現在已經相信,公司離“設計基本量子建造塊”的目标足夠近了,微軟工程經理托德·赫爾曼達爾(todd holmdahl)表示,開發完整的計算機,微軟已經準備就緒了。在過去幾年裡,赫爾曼達爾負責過許多不同的項目,包括xbox視訊遊戲機、hololens ar系統。赫爾曼達爾說:“當我們解決了第一個量子的問題,我們就制定了藍圖,它可以引導我們以更直接的方式解決萬千上個量子的問題。”

讓量子計算機執行實用的計算真的有可能嗎?實體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存在分歧。在一些研究項目中,研究人員試圖用不同的材料和設計建立量子。微軟選擇的是拓撲量子計算。今年,三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他們的研究認為粒子也許可以以2d形式存在,微軟的方法正是以此作為基礎的。

赫爾曼達爾的研究團隊陣容強大,包括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實體學家leo kouwenhoven、哥本哈根大學實體學家查爾斯·m·馬庫斯(charles m. marcus)、悉尼大學實體學家david reilly、e.t.h. zurich大學實體學家matthias troyer。最近,微軟成立了人工智能與研究團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group),由哈利·山姆(harry shum)上司,團隊成立之後沒多久這些實體學家都加入了微軟,成為新團隊的一部分。

微軟實體學家表示,在過去2年裡,科學研究取得了進步,科學家越來越有信心,他們認為微軟可以創造出更穩定的量子,正因如此,微軟才會做出決定開發拓撲量子計算機。

馬庫斯說:“将半導體與超導體結合在一起,這就是配方的秘訣。”最近研究人員取得突破,他們已經可以控制形成量子的材料。研究人員使用多種方法彼此競争,核心問題在于将量子計算機溫度降至絕對零度。

開發算法,用在量子計算機上,讓它可以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速度比現有數字計算機快;目前這樣的算法相當少。在早期研究中,肖爾算法(shor’s algorithm)相當有名,從中我們看到了希望:未來量子計算可以用于破解密碼。

一旦研究成功,世界将會發生劇變,因為現代電子商務是建築在加密系統之上的,這套系統用傳統數字計算機幾乎無法破解。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量子計算機以更快的速度搜尋資料庫,執行機器學習算法,計算機視覺技術與語音識别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機器學習。

最開始時,量子計算機主要還是用作實體研究工具。1982年,實體學家費曼(richard p. feynman)曾經表示:“用量子計算機解決量子實體學問題,這是我的一個夢想。”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