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充分挖掘信訪大資料的價值

信訪大資料的價值在于信訪調研、訪情預判、績效考核、管理決策、記錄曆史。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會見出席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智慧法院暨網絡法治論壇客人時指出,在全球資訊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法院都在努力推動資訊技術在法院工作中的應用。如何與時俱進,摸準時代的脈搏,搭上人工智能的快車,這是智慧型法院建設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何借助信訪大資料将信訪工作引領上快車道,并借助人工智能推動信訪工作變革,這是新時期信訪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

信訪之是以産生,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在當事人看來沒有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以,要實作讓每一個當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司法目标,信訪人的每一次信訪就成為了有價值的資料。是以,基于這些信訪資料的分析就成為了信訪工作更新換代的核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講,抓住了信訪大資料,就抓住了新時期信訪工作的關鍵點。建立在信訪大資料基礎上的人工智能分析,能為信訪苗頭預判、信訪管理決策、調查研究等方面提供精準的個案攻克戰術、科學的工作戰略,創造出符合司法規律的優質高效型的司法格局。

信訪大資料首要價值在于信訪調研。傳統的信訪調研,所依托的樣本資料常常不完整、缺乏接談過程、接談成效等重要環節,所作事實判斷往往缺乏客觀性。囿于經曆的有限性,研究人員往往通過抽樣分析進行調研,這樣得出的結論偏差難免。信訪大資料要求接訪人将每一次來訪的信訪人的年齡、性别、訴求及理由、工作機關、訴訟史、信訪史、案件案由、投訴事項、接談過程、化解方案、化解效果等等項目完整錄入資料庫。在完整且客觀的信訪資料基礎上,調研人員能依托人工智能,進行“全樣本資料”分析,使得結論最大可能地接近信訪規律。

其次,信訪大資料的價值在于訪情預判。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我們能從源頭上對信訪做預判,實作未雨綢缪,将信訪消滅在萌芽狀态,那麼司法工作秩序将能更新到全新的格局。完備的信訪大資料庫加人工智能,讓全樣本分析的實作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信訪人資訊、信訪事由和訴求之間的相關性預知就能更科學。信訪資料一旦和案件管理系統産生互動,從立案環節就能對信訪苗頭作出初步判斷,并在後面的審判、執行等程式中步步提醒,最大程度實作信訪預判和提醒,最終實作謀略先于未動,轉變以往的事後補救為事前預警防範。

第三,信訪大資料的價值在于績效考核。在各個司法崗位上,客觀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對激發幹警的主觀能動性不可或缺。用案件量、結案量等數字來考核審判法官顯得粗糙。科學的激勵機制除了考慮數量外,還需考慮品質。衡量品質好壞的其中一個标準就是當事人是否在司法過程中感受到了公平正義。信訪部門作為司法服務的“售後”或者投訴部門,是未感覺到公平正義的當事人的集散地,更是抱怨和意見的“資源回收筒”。建立信訪大資料庫,将當事人每一次來訪都完整記錄入庫後,我們可以測算出當事人對各具體到某位司法從業人員或業務部門的不滿意度,以在司法服務品質上為績效考核貢獻依據。另外,以前對接訪員的考核停留在接訪數量上,而有了大資料庫後,接訪的時間長短、接訪的成效也加入到了考核因素中來,能較為全面地從數量和品質上對接訪人員進行考核。

第四,信訪大資料的價值還在于管理決策。傳統的管理主要依托經驗積累和對事實的調研,以求得科學管理、精準決策。由于收集的信訪資訊缺乏完整性和客觀性,以及分析技術匮乏,傳統信訪管理中經驗就占據了重要位置。但很多經驗的傳承存在着不全面、不準确的問題,這就使得信訪管理一直停留在粗糙階段。信訪資料庫的建設以信訪資訊客觀、詳實、完備為目标,以量的積累突破經驗的局限性,最終為科學的調研和精準的預判提供了堅實的判斷基礎。這樣,信訪管理決策層不論是在信訪個案中尋找攻克戰術、還是在整體信訪管理工作中制定科學的工作戰略,都能實作管理決策科學化、精準化,為立案、審判和執行工作全方位服務,最終創造出符合司法規律的優質高效型司法格局。

最後,信訪大資料的價值還在于記錄曆史。今天就是明天的曆史,站在未來的角度來看,現在信訪人的每一次信訪都是曆史。以法制史明鑒,能啟迪未來的法律人審慎思考我們的民族究竟适合一個什麼樣的司法,啟發未來學者探究符合國情的司法路徑和方向。信訪史是法制史中最原生态的一環,它最真實地反映了司法現狀,将法律全球化中法律移植帶來的不良反應、司法過程中反映出的制度漏洞和法律局限性暴露無遺。但遺憾的是,信訪檔案在傳統的信訪工作中是殘缺的。信訪大資料庫的價值就在于,将信訪人每一次來訪都全方位記錄在案,包括接訪過程中圖檔、視訊和音頻資料都入庫。這些資料在将來都是法制史資料,它為未來法律人對法律秩序的探索、司法公正内涵的準确诠釋、法律制度的完善都大有裨益。

時下,“人工智能”和“大資料”等新概念層出不窮,這已經預示着我們已經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全新時代。從認識論上接受這些新概念、新事物,并吸收科技智能時代帶來的福利,掌握并熟練操作新的工具,這将使我們的司法服務實作跨越式發展。在智慧法院建設的大潮中,以信訪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為依托的信訪工作模式應該成為每一個司法機關的标配。增配和培養技術人才,開發和完善資料庫儲存軟體,積累并充分挖掘信訪大資料資源背後的潛在價值,研究和運用資料分析成果為信訪調研、預判和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如此,将能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日益更新的優質高效司法需求。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