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津湖戰役,女戰士背糧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動,就原地坐着哭一會

1950年十月,本在上海郊區的20軍,解除攻台作戰任務。

原計劃到山東兖州修整三個月,可沒想到,由于北韓戰場局勢變化,剛進11月時候,部隊就接到指令,并與7日開始北上。

當時,部隊的棉衣是長江以南地區的标準,大沿帽、翻皮鞋,棉衣,裡面都隻有一層薄薄的棉花。

對于穿着南方的衣物去北方作戰,部隊考慮到了。

長津湖戰役,女戰士背糧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動,就原地坐着哭一會

是以,根據計劃到東北梅河口地區,然後短暫修整一個禮拜的時間,好給部隊換裝和準備物資的時間。

然而,北韓戰局變化太快,部隊還在火車上,總參謀下達緊急指令,20軍立即入朝。

這樣一來,部隊不但沒有了梅河口地區一個禮拜的修整時間,關鍵是裝備物資來不及補充。

當時,就連戰前動員,也是在火車上進行的。

火車呼嘯着,拉着一群身穿南方單薄衣服的戰士,哐當哐當進入已經算寒冬臘月的東北。

列車剛到沈陽,東北軍區副司令上車看準備情況,可他看見,眼前的戰士們穿着單薄的衣服就要入朝。

那可是比東北還冷的地方啊,就戰士們身上穿的這些,也就在上海等南方能算是棉衣。

這到了北方,頂多也就算個秋衣。

長津湖戰役,女戰士背糧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動,就原地坐着哭一會

他神色嚴肅地說道:“這怎麼了得,這怎麼了得,就穿這樣的衣服,别說是去冰天雪地的地方打仗,就算是躲在屋裡睡覺都扛不住啊。”

他要求列車在沈陽站多停兩個小時,馬上回去動員軍區機關回去翻找棉衣。

除了倉庫中的庫存,他還動員幹部戰士将自己身上的皮帽、皮靴和大衣脫下來。

這樣,部隊總算是領到一些禦寒衣服,但相對于大部隊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

不僅這樣,由于時間太過緊迫,又是臨時應急,領到衣服的戰士,也大多是并不配套,要麼大了,要麼小了。

但寒冷并沒有擋住戰士們的腳步,他們義無反顧,扛着槍就趁着夜色渡過了鴨綠江。

當時,我們要保證秘密行軍。

敵人明目張膽地在路上,而我們隻能是翻山越嶺悄悄地躲着天上時不時的飛機。

這就導緻後勤補給的困難,我們的糧食從東北運到江界,然後就這能用小推車,人工背糧,翻過一道上下四十華裡的廣城嶺。

戰士們要打仗,運糧的任務自然是落到後勤人員身上,但後勤人員不夠用,文工團的女同志也上。

長津湖戰役,女戰士背糧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動,就原地坐着哭一會

一人背個幾十斤,背到半山上背不動了,就原地坐着哭一會。

哭夠了,擦幹眼淚,繼續背着糧食往山嶺上爬。

好容易爬到山嶺,實在是沒有下山的力氣。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累到沒力氣的女戰士想出一個辦法,抱着米袋滾着下去。

但部隊一直在前進,這樣的後勤補給很難跟上。

并且,作戰區域的人口稀少,當地也基本沒有辦法獲得什麼補充。

一個戰士身上背的米袋,五六天就會吃光。

當地的地方幹部動員群衆拿糧食給部隊,可當地太窮了,老百姓能拿出的也僅有為數不多的一點洋芋。

當時,20軍作戰的區域是長津湖的确,平均海拔1000到2000米,一到冬季,這裡就是高山嚴寒地帶。

而那一年,西伯利亞寒流侵襲,最低氣溫曾下降到零下40度。

這些情況,志願軍根本就沒有任何參考資料。

就連1:5000的作戰用圖,也隻有軍司令部一份而已。

因為資訊的不準确,期間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

長津湖戰役,女戰士背糧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動,就原地坐着哭一會

58師的作戰計劃是通過東白山進入作戰區域,根據老百姓提供的資訊,東白山可以通過軍隊,并且還有人證明,當初有日本軍隊曾經走過。

可當到了山腳才發現,大雪封山,根本就無法通行。

那年日本軍隊過的時候是夏秋之際,而現在是嚴冬時分。

以至于,東線戰場隻能推遲一天發起戰鬥。

嚴寒沒有擋住戰士們的一點腳步,他們堅定地向着任務指定地點前進。

餓肚子也沒有擋住戰士們的信念,實在餓得不行,抓起把雪塞進嘴裡,多少也算是吃了點東西。

11月21日,經十餘天長途奔襲,倉促上陣的第九兵團 20軍隐蔽潛伏到靠近長津湖的柳潭裡西南。

這時,全體指戰員已經連續幾天沒吃喝,而所處的環境,冷風還像刀子一樣不斷地割到身上。

他們原地不動,就連起來運動運動熱熱身,在潛伏的時候也是奢望。

26日,長津湖一帶突降大雪。

這雖然更利于戰士們隐藏,可那溫度也突降到零下40度。

要知道,我們冰箱裡能夠把肉類等食品凍到硬邦邦的情況下,也就才零下18左右而已。

這樣的環境中,千餘名戰士被凍死,凍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長津湖戰役,女戰士背糧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動,就原地坐着哭一會

27日黃昏,蟄伏在長津湖地區的戰士終于接到發起總攻的指令,他們可以站起活動活動拳腳,熱熱身了。

可有的戰士卻發現,一隻腳動不了,他拖着,一瘸一蹦沖向敵人。

還有人發現,槍凍的不能用了,手指頭怎麼扣扳機,槍就是不響。

端起刺刀,槍不響就把槍當成冷武器,他們沖到敵人中去。

然而,長時間的寒冷和饑餓,讓戰士們身上沒有一點力氣。

但對面的大炮和坦克,還有帶着睡袋,穿着皮衣、吃着牛排的敵人可沒受到天氣的影響。

這一戰,三天三夜。

敵人扛不住志願軍的頑強,開始後撤。

二十軍的戰士馬上開始根據情況圍追堵截。

冒着嚴寒,忍饑挨餓,兩條腿行進的志願軍,翻山越嶺也要超過機械化行軍的敵人。

然後,才能盡快到達指定地點,好友善提前設伏堵截敵人。

志願軍以鋼鐵般的意志死纏着敵人窮追猛打。

直打的敵人一天時間僅僅後撤了500餘米。

長津湖戰役,女戰士背糧食,背到半山上背不動,就原地坐着哭一會

戰場上,随處可見指戰員拼力殺敵,勇往直前的身影。

不少人跑掉了鞋,就光腳在雪地裡繼續戰鬥。

腿部凍傷無法行走,戰士們就把手榴彈挂滿腰間,仰卧在公路上與美軍坦克同歸于盡……

還有些負責伏擊的戰士,趴在雪地中趴着,趴着趴着就再也起不來了。

58師一個負責伏擊的連隊,整整百餘名官兵,全部都凍死在了他們伏擊的陣線上。

他們化作冰雕,每個人依然是手持武器注視着前方敵人來的方向。

而如今,我希望他們在天上能看到我們幸福生活的陽光。

當時,戰士們沒有地圖,還深林中容易迷失方向。

但他們卻總能及時出現到戰場上,因為他們清楚,哪裡打槍,哪裡就是他們要去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