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螨以成、若螨吸取葉片、枝梢、花和果實的汁液。被害枝梢幹枯,花序、花穗被害則畸形生長,不能正常開花結果。幼果被害容易脫落,影響荔枝産量。常見寄主有荔枝、龍眼、枸杞等。
【1】危害特點
成螨、若螨刺吸新梢嫩葉、嫩芽、花穗和幼果汁液。幼葉被害部在葉背先出現黃綠色的斑塊,害斑凹陷。随着瘿螨發展危害,受害部呈黃褐色,最後變成深褐色;被害葉也随之變形,扭曲狀如"狗耳";嚴重發生時,害葉可幹枯凋落,影響樹勢。花器受害後畸形膨大,不開花結果。
【2】發生規律
該螨在廣西、廣東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一年發生10代以上,世代重疊,無明顯越冬現象;一般在1至2月螨體常在樹冠内膛的晚秋梢或冬梢被害葉基部過冬,但氣溫稍暖仍可見其活動。2月下旬至3月,過冬後螨體陸續遷移到春梢嫩葉和花穗上危害繁殖,4月上旬以後繁殖量逐漸增大,5至6月螨體密度最大,危害最重。主要靠風、雨滴飛濺、苗木調運、農具器械和自身爬行等途徑蔓延傳播。瘿螨具喜蔭畏光的習性,故在樹冠下層和内膛樹葉易受害,大樹受害較重,苗木和幼樹受害較輕。
【3】防治方法
(1) 農業防治:加強園區管理,促進植物生長健壯,減輕瘿螨危害。結合修剪和冬季清園,剪除瘿螨危害枝葉、過密的蔭枝、弱枝和其他病蟲枝,使樹冠空氣流通,光線充足,減少蟲源,也可噴施清園劑淇林名地康。
(2) 藥劑防治:噴施淇林禦蛾進行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