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源要“開”得安全高效:開源雲計算的五大發展趨勢

過去幾年,開發者幾乎都會用到開源。開源現象日益普遍,有賴于業内人士的智慧和努力。不過,更重要的還是開源本身的優勢:能夠輕易整合多種多樣的開源解決方案。在業内,有了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程式設計接口),開發者就能夠将各種工具整合到api系統。許多企業都開始使用開源軟體,人們再也不會說開源侵犯了知識産權。

intersog的文章“no more an ip destroyer: five trends in open source cloud computing”介紹了開源雲計算的五大發展趨勢。

容器(container)越發普及

以前,容器尚未發展到可以大範圍應用的程度,人們認為容器不過是一時的風潮,不過現在人們在慢慢改觀。

有了容器,企業就可以運用各種資源或是高度便攜的資産,輕輕松松地進入微服務領域。同時,這一技術正在為越來越多人采用。這樣,企業還可以用合理的成本提高app的穩定性和可拓展性(scalability)。

兩大基金會仍将保持主導地位

隻有得到基金會的穩定支援,開源技術才能易于為人所接受。在未來,apache軟體基金會和linux基金會将繼續保持上司地位。

apache如今仍在延續“foss”的傳統,即“自由及開放源代碼軟體(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緻力于活躍社群委員會,并實行嚴格的認證體系。apache旗下有cloudstack、hadoop和maven等180多個項目,在未來會繼續主導開源雲計算領域。

linux基金會也不斷發展壯大,如今,除了旗下的linux系統,linux基金會還緻力于發展以下項目:

cloud foundry

超級賬本(hyperledger),推進區塊鍊數字技術和交易驗證的開源項目

js foundation (緻力于發展javascript)

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緻力于發展物聯網,現與物聯網聯盟allseen合并)

開源軟體架構有同質化的趨勢

開源軟體架構有标準化的趨勢,雲基礎架構也是以趨于同質化。這一趨勢不可避免。如今,雲基礎架構模式從網絡拓撲結構向服務導向轉型。結果,企業就可以更為關注服務,而不是基礎架構本身。

努力解決開源項目的固有弱點

企業大多會利用開源技術來發展企業級别的“雲就緒(cloud-ready)”解決方案。但問題是,大家都能看到其中的源代碼,是以大家不如以前那麼信任開源項目了。

最近有報道稱開源的開放性有諸多弱點,是以負責網絡安全的公司會加大力度解決這一問題,并有望借此加快更新檔的開發速度,讓減少人們對開源項目的疑慮。

openstack不會取代aws

目前,在北美,還沒有哪家openstack平台的公共雲服務供應商足以對aws構成威脅。而且,人們對私有雲的期望也在下降。不過,在美國範圍外,情況有所不同。有些公司正嘗試利用openstack平台,其中包括:中國移動、華為、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和uk cloud。

美國公共雲市場大勢已定,但全球市場仍在變幻當中。openstack最大的應用地區是中國,最大的使用者是各大電信公司。

目前,世界各地公共雲業務頻繁的公司都趨于把部分業務轉移到公司内部,方法就是利用openstack的私有雲,因為這樣成本效益極高。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