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月飛雪,無夏之年都是真的!

嘉慶21年的夏天,也就是1816年的農曆八月時我國許多地區降下了暴雪,根據當時的記載,“天氣忽然寒如冬”,就連我國南方城市雲南都沒有幸免。

這場反常的降溫影響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國家,在歐洲、美洲等地區,也面臨着反常的降溫,即使生活在赤道上的人們也感覺不到絲毫的暖氣,是以這一年又被稱為“無夏之年”。

由于夏季是糧食生長的主要季節,再加上熱帶地區從未經曆過冰霜,種植的農作物普遍都不抗凍,以至于在這次反常的低溫中,許多農作物減産,甚至絕收,造成了全球各地爆發不同程度的饑荒。

當時雲南一位詩人李于陽用詩詞描述當時的景象:“三百錢買一升粟,一升粟飽三日腹。窮民赤手錢何來,攜男提女街頭賣。明知賣兒難救饑,忍被鬼伯同時錄……”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引發這次大危機的竟然是1815年位于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北部的坦博拉火山爆發。

坦博拉火山爆發

1982年美國克裡斯.紐豪爾教授和斯蒂芬.賽爾夫提出,根據火山噴發出的體積、火山雲以及定性感測的資料,來衡量火山爆發的強烈程度。其中火山噴發等級最高為8級,最低等級為0級,0級的火山屬于非爆炸性噴發的火山。

火山噴發指數等級每增加1級,代表着火山爆發的威力增加10倍。最近1萬年來,沒有一次火山噴發等級達到8級,這意味着火山噴發等級達到7級是有史以來我們能記錄的火山噴發等級最高的火山,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噴發就是達到了7級的超級大火山。

在1815年4月5日,坦博拉火山爆發了,這次火山一直持續到了7月中旬,噴發出的火山灰以及碎石大約為170萬噸,火山噴發造成的巨響在2500千米之外都能夠被聽到,此次火山爆發的能量,相當于6萬2000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在這次火山爆發中,一共有60000人左右喪生,然而一場席卷全球的災難也正在醞釀之中。

無夏之年

坦博拉超級火山的噴發,不僅将高溫熔融狀态的物質噴向了地球表面,還将大量火山灰釋放到了空氣中,火山灰會遮擋太陽,使太陽能量難以照射到地球表面,進而導緻地球溫度不斷降低。

除此之外,火山爆發的同時還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平流層形成了包含高反射率的亮白粒子二氧化硫雲,降低了太陽輻射透射率,和火山灰一樣二氧化硫也導緻了地球降溫。

據研究發現,在坦博拉火山爆發1、2年之後,全球溫度下降了0.4至0.7攝氏度,其中1816年是繼1400年之後,北半球最冷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