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仁高娃是小有名氣的女中音歌唱家,多次參加央視文藝彙演,專輯《不知如何報答你》深受歌迷熱捧。十多年來,她免費為400個身世悲情的孩子提供吃住,義務教授聲樂。雖然薩仁高娃因工作原因,永遠失去了做媽媽的權利,但學生們就是她和丈夫的兒女……
2007年5月,薩仁高娃回家鄉内蒙古烏蘭察布換二代身份證,意外在朋友家邂逅昔日的恩人胡布日額。時光頓時回溯到18年前:1976年出生的薩仁高娃是孤兒,從小被親戚收養。1989年當地遭遇雪災,親戚家失去經濟來源,薩仁高娃被迫辍學。大她8歲的胡布日額在當地畜牧系統工作,一次下鄉收購奶牛時,了解到薩仁高娃的身世,主動繳學費讓她重返學校。随後,在胡布日額的奔走下,當地民政局資助薩仁高娃完成了國中、高中及内蒙古藝術學院的學業。
2000年薩仁高娃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系,離開家鄉遠赴北京,兩人徹底斷了聯系。步入歌壇後,薩仁高娃多次參加央視文藝彙演,由一名孤兒成長為女中音歌唱家……
18年後再相見,兩人倍感驚喜。這些年,薩仁高娃因忙于事業至今單身。而胡布日額1年前離異。沉睡多年的愛一夜間在薩仁高娃心中如山茶花漫山盛開……
相戀3個月,兩人閃婚。婚後第三天,薩仁高娃向丈夫吐露秘密:3年前,她将事業重心轉移到教學上,免費為37個孤兒、貧困孩子提供吃住,義務教授他們聲樂。她希望丈夫跟随自己去北京。胡布日額在家鄉有穩定工作,猶豫了。
當晚,薩仁高娃翻出一摞泛黃收據,那是她從國中到大學,民政部門給她繳學費的發票。她将這些擺在丈夫面前:“如果沒有社會資助,我不可能有今天,我隻想以綿薄力量回饋社會。”胡布日額感動了,随薩仁高娃來到北京。
薩仁高娃與37位“兒女”的艱難,遠遠超出了胡布日額的想象:他們擠在豐台區一處80多平米的地下室。孩子們小的13歲,大的16歲,來自全國各地,有的是孤兒,有的是父母離異的單親孩子,無一例外都有個共同的歌唱夢想。因長期住地下室,孩子們臉色蒼白。胡布日額的心被刺痛了,逐一與孩子們擁抱:“從此咱們就是一家人。”
夫妻倆分工明确:薩仁高娃負責教學,籌集生活費;胡布日額甘當後勤。為省錢,胡布日額動手烙大餅、蒸饅頭。孩子們正在長身體,每隔兩天,胡布日額就用洋芋、白菜,給孩子們炖兩大鍋香噴噴的雞架。幾十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
2008年2月,當地派出所多次接到投訴,說薩仁高娃與孩子們排練擾民。民警讓他們一個星期内搬家。薩仁高娃站在寒風裡落淚;胡布日額也不知下一個家在哪裡……
在好心人幫助下,薩仁高娃與胡布日額在海澱區五棵松附近定下一處地下室。為節省600元搬家費,夫婦倆冒雪用三輪車一趟趟運作李。宿舍連同排練大廳,每年房租超過6萬元。于薩仁高娃夫婦而言,絕不亞于一座沉重大山。2009年5月,房東過來催房租,薩仁高娃低價變賣母親留給她的祖傳手镯後,還差600元,夫婦倆再也想不出其他辦法。生活的艱難,一寸寸蠶食着胡布日額留在北京的決心。在家鄉他是公務員,生活優裕;而今生活水準下降n個檔次,買菜時常因讨價遭小販白眼……
胡布日額告訴妻子:“我堅持不下去了,咱們回内蒙吧。”薩仁高娃犯難了:“孩子們怎麼辦?”“遣散吧。”妻子堅決不同意,胡布日額背起包準備回内蒙,拉開門,隻見30多個孩子齊刷刷跪成一片:“胡爸爸,别丢下我們不管,我們離不開您和高娃媽媽。”這些孩子大多命運多舛,如果撒手不管,他們人生注定殘缺艱難!胡布日額心軟了:“對不起,原諒爸爸一時怯懦,我不走了。”最後,他在一家拉面館壓下身份證,借款600元湊齊了房租。
幾年間,經薩仁高娃指導,陸續有孩子考上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武警文工團、北京電影學院……經常是一批孩子像雄鷹一樣飛走了,很快又有另一批孩子慕名前來。薩仁高娃夫婦收留孩子的數量始終保持在40人左右,孩子們都叫薩仁高娃“音樂媽媽”。
2010年3月,34歲的薩仁高娃懷孕了,胡布日額格外興奮。然而,薩仁高娃常年住地下室,加上營養不良及教學任務繁重,她決定舍棄腹内寶寶。薩仁高娃勸慰丈夫:“咱們條件确實不成熟。我向你承諾,38歲以前,一定給你生個健康可愛的寶寶。”深愛妻子的胡布日額妥協了。兩天後,他陪妻子去醫院做了人流手術。
2013年,37歲的薩仁高娃再次懷孕。為兌現承諾,她決定将孩子生下來。聽着妻子腹内的胎音,胡布日額幸福滿滿。
這年11月,薩仁高娃帶跟随自己多年的“袖珍歌手”小房子,赴内蒙古電視台錄制元旦晚會。因臨時接到邀請,他們沒買到卧鋪,坐十多個小時硬座颠簸到呼和浩特。錄完節目返京匆忙,他們依然擠硬座。
剛到家,薩仁高娃突然昏厥在地。胡布日額驚惶将妻子送往醫院。經診斷,薩仁高娃系連日勞累引發腦溢血,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但胎兒流産了。更揪心的是,醫生告訴薩仁高娃,她因長年勞累、營養不良,導緻卵巢早衰終身不孕。夫婦倆心碎了。
孩子們窺破了高娃媽媽與胡爸爸的心結,像親生兒女一樣行動起來了。雲南一個白族孩子,用白孔雀羽毛拼貼成一幅畫,快遞給薩仁高娃夫婦。畫面是一群小羊羔圍着母羊在吃奶,并配上文字:“我們永遠是您的兒女。”在北京工作的孩子,也帶着禮物頻頻“回娘家”。他們中有的人結了婚,對胡布日額說:“胡爸爸,沒有什麼比剝奪一個女人做媽媽更痛心。您與高娃媽媽本身就是個傳奇,希望您讓她幸福。”胡布日額落淚了。
2014年夏天,經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牽線,朝陽區蟹島度假村免費給薩仁高娃提供一座四合院。漂泊十多年,薩仁高娃夫婦與孩子們終于搬出了地下室,過上了正常生活。
到2019年,薩仁高娃已義務培養了400多名學生,其中“雪山朗瑪”組合、“和諧之聲”組合、“小保安”張争等名揚全國。200多名學生考入專業文藝團體,但薩仁高娃和丈夫至今負債32萬元。
近年,薩仁高娃與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多倫分院,聯合成立了多民族藝術學校,以培養更多的藝術人才。
接受采訪時,薩仁高娃動情地說:“我雖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學生們都是我的兒女,我的兒女遍天下,我們是溫暖的大家庭。在為孩子們操勞的過程中,我與丈夫收獲了另一種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