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山着力打造宜居魅力城市 建設“三化”智慧城市

近年來,唐山市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積極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三化”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實作了精确、高效、協同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也讓廣大市民享受到了“智慧城市”帶來的生活便捷。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實作精确、高效、協同新型城市管理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湯潤清、李斌)早晨上班,出門前打個電話,哪裡堵車、哪裡暢通,了然于心;出差在外,即便是在路上也能随時處理辦公檔案;求醫看病,利用遠端醫療系統,在家裡就可以得到檢查會診……近年來,唐山市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積極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三化”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實作了精确、高效、協同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也讓廣大市民享受到了“智慧城市”帶來的生活便捷,增強了城市的宜居魅力。

為推進智慧城管平台建設,唐山市目前已建設完成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排程中心,形成了覆寫市、區、街道、社群的四級網格化城市管理體系,被省住建廳評定為“數字化城管新模式試運作城市”。據了解,唐山市智慧城管平台采用“市級監督,市、區兩級指揮”的智慧城管運作模式,設有1個市級監督指揮中心、5個區級指揮分中心,系統終端涉及共43個部門和機關,并與各縣市區數字化城管平台實作了互聯互通。

中心在不斷完善自身建設的同時,積極整合各類社會資源,拓展外延功能。2015年,中心完成了全市污水處理廠出水cod線上監測系統、市局視訊會議系統建設,推進省、市、縣三級資料對接工作,整合了公交智能排程系統、夜景亮化智能監控系統、執法車輛智能監控系統、渣土車輛智能監控系統等市政設施監控資源。同時,中心設立天網三級視訊監控平台,共享檢視市内各個監控探頭視訊。中心安排人員可實時檢視城市各路口及路段的市容環境、市民文明行為等情況,提升了城市的監管力度。此外,為提高城市綜合管理資訊化水準,全市還啟動了城市應急關聯指揮中心建設工作,中心通過整合110、120、122、119、12345、12121、96116等系統,形成了應急關聯指揮保障體系。去年中心共受理城市案件678777件,結案651225件,結案率95.94%,及時派發率達到100%。

在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方面,唐山市已建成智慧城管、政法系統社會綜合治理等網格化管理建設平台。在“平安城市”建設中,該市建構了四級平台、五級聯網的社會治安科技防範系統,視訊監控系統覆寫了重要的公共區域、易發案部位,延伸到社群,實作了重點部位的全覆寫。同時,依托全市各級公安機關組建了以視訊巡查為主的,網上巡邏和地面巡邏相結合的平安防控體系。路南區城市網格化管理平台,根據人口數量、社會資源配置情況等名額進行網格化設定,每個網格配備一名網格員,對網格内的城市部件、人員、事件進行管理和處置。

在居民社群資訊化方面,唐山市以社群為基礎服務單元,積極推進智慧社群安居建設,通過全面完善社群在家政、醫療、法律、養老、交通、商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的資訊化建設,積極提升居民生活水準;社群(養老)資訊服務平台日趨完善,已經建成“社群通”服務網站和“12349”服務熱線等服務平台。在資訊便民服務方面,唐山市積極搭建多途徑服務管道,釋出了“掌上唐山”“智慧社保”“掌上公交”“掌上小區”“唐運購票系統”等多個移動終端應用。

針對城鄉居民看病難問題,唐山市積極推進智慧健康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健康唐山·幸福人民”數字化健康服務平台建設工作。平台以唐山市疾控中心為核心,通過加載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社群衛生、農村衛生等健康資訊管理服務子產品,将健康體檢、健康檔案、慢性病、計劃免疫和傳染病防控等資訊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實作了城鄉居民健康資料的統一存儲、共享和交換,促進了醫療、公共衛生、診療保健等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共享。

随着城鎮化程序的加快,打造“智慧農業”産業體系成為唐山市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該市積極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以需求為導向,以資訊進村入戶、農業物聯網、農産品電子商務、移動網際網路資訊服務平台建設為載體,全面推進資訊技術與農業生産、經營、管理、服務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大力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以農業部資訊進村入戶試點項目和商務部電商進農村項目為載體,推進玉田、豐南、樂亭、遷安、遵化等縣(市、區)與阿裡巴巴、京東等優質大型電商平台的引入和戰略合作,推進全市優質特色農産品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平台的對接。目前,全市正在建設或已經投入營運的農業電商平台達到20多家。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