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暨高峰論壇将于6月3日在廈門舉行,此次大會将以“智慧城市、物聯生活”為主題,搭建物聯網技術交流和推廣應用平台,進一步推動我國物聯網産業的快速發展。機構預計,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産業規模将達到2萬億,未來5年複合增速有望超過22%。
物聯網是利用局部網絡或網際網路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作資訊化、遠端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延伸,其包括網際網路上所有的資源,相容網際網路所有的應用,但物聯網中所有裝置、資源及通信等都是個性化和私有化的。
随着高速寬帶網絡的普及以及大資料、雲計算的快速發展,各國都加快推進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物聯網産業已基本涵蓋基礎材料生産、晶片制造、元器件生産、終端裝置制造、系統內建、網絡營運以及應用服務等各環節。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正帶動生産方式向智能化融合轉變,加快重塑産業結構,并成為全球網際網路巨頭争相布局的重要領域。
從全球來看,國際巨頭對物聯網平台的布局正在加速。ibm憑借人工智能系統watson大舉進軍物聯網市場,并将其認知功能注入物聯網服務。谷歌提出了project iot物聯網計劃,并釋出了brillo作業系統,基于android的底層輕量級物聯網作業系統,為開發者提供子產品化解決方案。蘋果則依托ios搭建平台,建立物聯網生态系統,包括healthkit、homekit、車載carplay等各種環境的融合。
随着全球巨頭聚焦物聯網平台搭建的同時,我國企業也紛紛将雲平台、作業系統以及智能硬體作為發展重點。去年,騰訊推出面向物聯網領域的開放平台“qq物聯”,為裝置提供快速、安全、穩定的物聯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小米推出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統,包括智能家居控制中心以及智能硬體等。今年2月,阿裡首次對外推出物聯網整體戰略,将旗下阿裡雲、阿裡智能、yunos等事業群,聯合打造面向物聯網的服務平台。随着各大巨頭的加速湧入,物聯網産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
目前,我國物聯網産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鍊,其中包括晶片、元器件廠商、裝置商、軟體商、系統內建商以及電信營運商等環節。資料顯示,我國2014年物聯網産業規模超過80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8%。嵌入式系統、軟體與內建服務以及機器到機器(m2m)終端等産業規模較大。其中,傳感器和無線射頻識别(rfid)産業也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傳感器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元,rfid産業規模超過300億元,但産業優勢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硬體領域,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