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好的青春片——《風櫃來的人》

作者:孫小方啊哈

風櫃這個名字,是有其特殊内涵的。

如果讀過朱天文的原著小說,就會知道,風櫃是一個小島上的村落。朱天文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這裡貧瘠,滿是光秃秃的石頭,植被應該就是些灌木。海風夾着鹽,落到這裡,會被這裡的石頭鎖住。

電影裡,這也是個人煙不多,生活無論物質還是文化都很匮乏的鄉下村子。

比《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好的青春片——《風櫃來的人》

我會這麼想,海風,是代表着青春的,肆意、狂放,但到了這裡就被鎖住,喑啞了。這正是這部電影的主題,青春的熱忱在鄉村和都市之間,無處安放,最終化為迷惘的詩意。

這部電影和小說都寫于1983年。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我沒有查閱資料,但可想而知,大量的鄉村青年來到城市。他們原本是漁民或者農民,到城市裡成為了勞工。他們在故鄉逼仄的空間裡生長,貧瘠的環境容不下他們青春的夢想,他們注定沒有人關注,默默無聞,了此一生。但這個時代給了他們機會去到城市,在一個“全球化”的程序中,他們的天地變大了。于是他們認識了更多的人,看到了更新的電影,他們被城裡人欺騙,他們追逐愛情,然後他們又在陌生的城市和熟悉的鄉村之間找不到了自己的坐标,他們的青春便充滿了迷惘。

侯孝賢的《風櫃》,就是講述這樣的一個大時代背景下的青春迷思。我一直覺得,這個主題其實是普世的。無論是台灣的80年代,還是大陸的90年代,甚至包括整個邁向全球化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國家,都有過類似主題的作品,它們試圖讨論——從農村到城市,從農業到工業,從兒童到老年——這一系列過程中,我們如何面對,靈魂該何處安放。

《風櫃》還有個好,就是它是台灣本土的,但又是所有人都能看懂都能共情的。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是海邊蕭條村落的破舊彈子房,然後到海邊的小路,到光秃秃的礁石,和海霞下的破廟,它們平靜但又強烈的展現着台灣的圖景。在我看過的侯孝賢不多的幾部電影裡,他總能精确但又不動聲色的展現出台灣特有的風貌。可能是他擅長用靜止或者索性長鏡頭來描繪這些景象,它們于是就自然而然地融彙到了電影叙事中,成為了舉足輕重的鏡頭語言。這樣具有本鄉本土特色的鏡頭,讓他的電影充滿了一種獨特的氣質。這種緩慢但又回味悠遠的鄉土視覺符号,不僅僅是台灣的,對非島内觀衆來說也很容易被抓住。賈樟柯在看完《風櫃》後,就吃驚的發現,雖然圖景是台灣漁村,但為什麼和他的山西老家一模一樣。我以為,一個是主題上的普世性,同時它們又都必須也可以具備各自獨特的鄉土性。這兩者的和旋共鳴,讓它們尋找到了同一個精神母題。

比《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好的青春片——《風櫃來的人》

《風櫃》是一部非常耐看的電影。故事很簡單,三言兩語就能說清,但它的鏡頭,在叙事、情緒和情感表達的三個次元上,都展現了非常豐富的視覺語言。

譬如,電影中父親的形象,永遠和搖椅聯系在一起。阿清沒有父親,但内心缺乏父愛,缺乏父親的關愛,也是他青春迷惘的源頭之一。電影裡,父親的形象通過幾次回憶逐漸樹立起來,從他被棒球打傷,到他帶着阿清打蛇(父親的保護,後來阿清是缺乏的,是以他尤其渴望得到),再到最後父親去世,阿清回來參加葬禮。之前,叙事是散文般的,情緒也是散落的,情感甚至有點模糊,最後都在演戲空置的鏡頭中推向了高點——父親不在了!這個暗示讓觀衆追憶之前的鏡頭,突然感受到情緒堆積後的釋放,原來阿清那麼需要他,而他又将陷入新的迷惘。

比《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好的青春片——《風櫃來的人》

另一個例子,阿清他們在高雄,想看電影,被騙。到了所謂的“影廳”,卻是可以俯瞰欣欣向榮的高雄的在建房屋。

他們排在一起鳥瞰城市的景象,也讓人感到意趣無窮。叙事上,展現了他們的少不更事又精力充沛;情感上,被騙的不甘,對城市的不适應但同時又驚歎于城市的壯麗也被帶出來;情緒上,自己面對城市的渺小……一個幾秒鐘的鏡頭,讓這些内容夾在了一起,但又妙在全在言外,而整部電影仍然能保持着散文詩般空靈的節奏。

比《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好的青春片——《風櫃來的人》

《風櫃》不是短短小文就能說清的一部電影,它值得一幀幀拉片慢慢看。我的朋友說特别喜歡它,看過不下五六次。我承認要接受并且融入它的情緒,在今天是有點難的,今天一切節奏太快,用韓東的話來說就是“現在的人稍稍孤獨就受不了”。但沉進去,這是一部富有詩意但又内容很豐富的電影,觀影的過程既是探索劇中人的内心,也容易讓自己想起自己的青春——這就已經足夠美好!

比《陽光燦爛的日子》更好的青春片——《風櫃來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