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說奧恰洛夫是馬龍的大護法,那麼中國乒乓隻能被稱作YYDS

作者:阿九講故事

不知從何時起,大家在堅守國家榮譽的同時,放棄了過去古闆的隻以成敗論英雄的成績觀念,而是在欣賞精彩體育賽事的同時更多地融入了對過程的了解,以及賽事周邊的關注,也許這得益于時代的發展,得益于科技的進步,更得益于思想觀念的轉變。

比如說我們的國球——乒乓球。

之前的時候可能就是看看最終我們對金牌有沒有包攬,領獎台上我們同時升起了幾面五星紅旗,但是很顯然,在自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這些元素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觀衆們的眼球,于是大家開始自己挖掘周邊的新聞和看點。

如果說奧恰洛夫是馬龍的大護法,那麼中國乒乓隻能被稱作YYDS

第一、幾代目大魔王

從曆史課本上我們通過學習知道,我國第一枚奧運金牌是許海峰通過射擊赢來的,而第一個世界大賽冠軍則是容國團取得的,而容國團參賽的項目就是乒乓球。

應該就是從容國團那一代人開始,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乒乓球逐漸成為了我們的國球,雖然中間針對我們的規則一直在變,但是我們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卻一直未變。

然後就産生了題目中提到的問題,當外國人與我們無法比較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自己人和自己人比較,同時代的人比完了之後就把不同時代的人拉到一塊去比較,然後就産生了初代目大魔王鄧亞萍、次代目大魔王王楠、三代目大魔王張怡甯,新生代小魔王孫穎莎……

在網上誰打誰勝率幾何,讨論個不亦樂乎,甚至在直播平台将鄧亞萍、王楠、張怡甯等幾個人直播連線拉到一塊,讓她們自己說互相打的話能打出個什麼樣的成績,真是好玩的不亦樂乎。

第二、不配護法都不配當冠軍

如果說奧恰洛夫是馬龍的大護法,那麼中國乒乓隻能被稱作YYDS

也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馬龍不僅是我們國乒隊的龍隊,還被網友們給配上了護法,并且這個護法還不是中國人,而是德國人,那便是奧恰洛夫,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網友通過總結發現,在許多馬龍和奧恰洛夫同時參加的比賽中,奧恰洛夫總是在幫着馬龍清理掉前面遇到的障礙後,然後對面馬龍,輸給馬龍,并且該君輸給馬龍還非常高興,以能與馬龍對決為榮,于是久而久之,奧恰洛夫就成了馬龍的大護法,比如這次東京奧運會的單打淘汰了張本智和,然後輸給了馬龍,男團又淘汰了日本後繼續輸給了馬龍領銜的中國隊。

這簡直不隻是護法那麼簡單了,這就是馬龍和中國隊的福星啊。

第三、誰又把誰打哭了

如果說奧恰洛夫是馬龍的大護法,那麼中國乒乓隻能被稱作YYDS

昨天的直播中,鄧亞萍、王楠、張怡甯澄清了好多事情,不過網友們對于好多事情卻都在喊“我不聽我不聽”,比如張怡甯總能把福原愛打哭,雖然本家不認賬,但是衆網友們認這事就算是有了。

而在讨論昨晚女團比賽後,日本選手又哭了的時候,咱們的冠軍魔王們就更凡爾賽了,有的說,得看她們是為什麼哭,是輸了球沮喪的哭呢還是赢得了亞軍激動的哭,當有人說看他們哭得挺着急的時候,咱們的冠軍魔王們給這事定性了,那就應該是她們對自己定位不準。

唉,不管誰把誰打哭了,反正昨晚咱們的小魔王孫穎莎本着前輩們定下的誰打哭了誰哄的原則,在雙打後接着進行的雙方第一單打的對決中,可是結結實實讓了伊藤美誠一局的,對于這一點,網友們基本認可,對于孫穎莎的演技也基本認可。

第四、yyds

如果說奧恰洛夫是馬龍的大護法,那麼中國乒乓隻能被稱作YYDS

更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yyds這個詞在網絡上開始流行,而咱們的國乒隊無疑對得住這個稱号yyds,記得在東京奧運會還沒開始的時候,咱們的總教頭,也就是那個不懂球的胖子在接受采訪時就說過,奧運獎牌就那麼幾塊,日本人也盯着、南韓人也盯着,而咱們也想要,那麼就定個小目标,保三争四奪五吧,果不其然,在男女混雙憾失金牌奪得銀牌的情況下,接下來的四枚金牌,一枚也沒有旁落。男單馬龍、女單陳夢、男團3::0德國,女團3:0日本。對于此,我們隻想高喊一句,國乒隊員們,你們就是yyds。

第五、這樣的“大滿貫”你們有沒有見過

之前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南韓是很貪的,因為他們看到什麼好就說什麼是他們的,比如上帝、比如孫悟空、比如端午節、比如好多好多,是以郭德綱先生隻能在相聲裡面砸挂說道,這個世界都是南韓人的,但是南韓人是我們的。

而今天我們才發現,當對于某樣東西過于渴望的時候,他們便開始想方設法地去變着花樣陳述或者表述一些東西和一些事情。

比如美國人在發現金牌榜已經追不上中國的時候,他們便開始将獎牌榜拆分為金牌榜、銀牌榜和銅牌榜,然後突然發現,這樣就可以超過我們中國了,至少在某些方面是超過了。

有了美國的帶隊,更有甚者便也開始動腦筋了,他們說你們中國不是金牌多嗎,那麼我們就按人均金牌來算,也就是說你得了幾塊金牌和獎牌要除以你的國家人口,然後再來排名。這煞費苦心的鏡頭也是讓人醉了。

而放到乒乓球這個項目上來呢,日本人也算是煞費苦心了,當拿塊金牌都難的時候,他們自己創造出了一種對“大滿貫”的另類解讀,那就奧運金牌、銀牌、銅牌都有才能算大滿貫,并且推出了他們的“大滿貫“選手,水谷隼。并且很快又誕生了第二位,伊藤美誠,而伊藤美誠無疑是按照他們的算法産生的單屆奧運“大滿貫”第一人,因為一屆東京奧運會,她就集齊了混雙金牌、女團銀牌和單打銅牌。這樣的算法,應該也就他們能夠想得出了吧。

不過這樣也挺好,他們自娛自樂就忘了哭了,不然還得麻煩咱們的奧運冠軍們去一個一個哄,日本的疫情形勢挺嚴峻的,還是早些安安全全回國吧。

朋友們,除了筆者提到的這些,你印象最深的還有哪些好玩的事呢,留言區一塊探讨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