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管理及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近日舉辦的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上,百餘家企業雲集貴陽,帶來了智慧城市、行業雲、人臉識别、物聯網等各種熱門應用;當然,大資料也不再是網際網路企業的專利,不少裝置商及制造企業也積極與大資料對接。

阿裡et城市大腦定位是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樞,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動态優化城市基礎設施,最終進化成能夠治理城市的超級人工智能;騰訊的大資料可視互動系統同樣展示了城市的立體景象,各類資料一覽無遺,友善城市治理。

京東展示的京東模特範兒,則利用人臉識别技術,迅速比對和使用者最相似的模特,通過對使用者照片的識别和模特圖檔庫的比對,就可以将與使用者五官相似的模特所穿的衣服推薦給使用者,實作“智能選衣”。

360則将大資料的應用聚焦于安全領域,針對目前存在的網絡環境複雜、安全分析缺少全面的資料來源等問題,推出了态勢感覺與安全營運平台,分析處理跟蹤日志和流量,描繪一個主體的整體安全态勢,并進行通報預警。

富士康則展示了工廠裡的影像大資料,其含義包含兩個層次,一是工廠端進行影像資料的采集,發送到雲端後進行決策;二是每當現場采集到一個影像資料,就可以根據曆史影像進行基本判斷,比如為生産線設定某一個警戒值,一旦觸發警戒值就會引發報警。

從現狀來看,各行各業基本上都在做基于自身行業特點的大資料應用,但是否每一項應用都會有市場呢?或許并不盡然。有些大資料應用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這樣的應用可能并沒有太多的迫切需要。

比如,未來大家可能會習慣刷臉,但是刷臉的技術真的準備好了嗎?比如使用者在使用了刷臉的應用後,其照片是否會被利用,這就一定會使安全、隐私問題被大家讨論,繼而引發如何保護使用者資料的問題。

同樣的,大資料時代需要足夠大量的資料,社會上每一個人可能都會攜帶着幾tb的資料,但是如何将資料進行管理,如何分類、如何存放卻沒有統一的标準。

比如,一位新人為完成某個項目需要調取3、5年前的資料資料,但是相比數年前,不僅資料量增加了,各種情境也發生了變化,新人在碰到這些資料時可能會毫無頭緒,這就展現了資料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記者在浪潮展區看到,它們的大資料架構中有一項就是資料治理服務,包括資料标準(資料梳理、資料分級、關聯規則),資料品質(資料監測、資料清洗、資料加工),以及資料安全(資料脫敏、資料溯源、沖突防護),這種理念就與上述類似。

大資料時代,人類獲得資料的能力、資料的處理速度都遠遠超過想象,人類對于世界的認知也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大資料讓市場變得更加聰明,讓計劃和預判形成可能;當然,也需要強調,隻有有價值的資料才能形成大資料。

目前,大資料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大資料的應用都集中在獨立的行業内,可以想象,未來跨行業融合的大資料應用将成主流趨勢,這一發展過程也将成為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