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

作者:大白的淺度思考

趙貴,字元貴,天水南安人。其祖父趙仁,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從軍,鎮守當時北魏六鎮之一的武川鎮,進而安家于此。

趙貴從小聰慧過人,有志有節有氣概。

自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北魏六鎮爆發起義之後,引發連鎖反應,導緻北魏境内烽火四起。于是趙貴帶領着鄉人南遷避難。

不巧的是,河北起義軍領袖葛榮攻陷中山,趙貴被俘獲。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

永安元年(528)八月,葛榮為北魏大軍閥爾朱榮所敗身亡。一來出身武川鎮的賀拔允、賀拔嶽早就投奔了爾朱榮,并獲得爾朱榮的信任,二來趙貴确實有所才能,是以受任為别将。

永安二年,因河陰之變逃入南梁的元颢,向梁武帝蕭衍求助。在得到蕭衍的同意後,同南梁名将陳慶之,統七千人,曆經數月殺入洛陽。

同年,趙貴跟随爾朱榮平定元颢之亂。因功被賜予爵燕樂縣子,授官伏波将軍、武贲中郎将。

之前萬俟醜奴在關中稱帝,永安三年(530年),爾朱榮派侄子爾朱天光西征平亂,這支西征隊伍的核心人物,其實是武川鎮出身的賀拔嶽。賀拔嶽為建立自己的勢力,特意拉攏武川舊人一同出征關隴,趙貴便是其中一員。萬俟醜奴平定後,趙貴因功被賜予爵魏平縣伯,升任為大都督。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

爾朱天光的西征軍平定關中後不久,時北魏孝莊帝計殺爾朱榮。爾朱氏集團替爾朱榮複仇,殺害了孝莊帝,時建明元年(531年)。

普泰元年(531年)爾朱榮舊部高歡與爾朱氏集團決裂,爾朱氏集團組成聯軍共同讨伐高歡。高歡勝,接替爾朱氏成為了北魏朝的權臣。爾朱天光戰敗身亡。

從此,賀拔嶽成為關隴之地最高長官。這也引起與賀拔嶽一樣,同為西征軍副帥侯莫陳悅的嫉妒與不滿。

爾朱榮在世時,高歡便與賀拔嶽有舊隙,對賀拔嶽頗為忌憚。因為利用侯莫陳悅對賀拔嶽的不滿,成功挑撥侯莫陳悅,在賀拔嶽欲聯手侯莫陳悅共同讨伐曹泥時,唆使侯莫陳悅殺害賀賀嶽。

初聞賀拔嶽死訊,賀拔嶽舊部人心惶惶,不少人各自逃散離去。趙貴見此狀,拉住周圍的人,振臂疾呼:“我一直聽聞講仁義的人不常有,一個人講仁義,那他就是一個君子,如不講仁義,則是小人。朱伯厚、王叔治隻是受了點意氣微恩,便蹈履名節。何況賀拔公對我等如待國士,我們怎麼能賀拔公屍體未涼就一散了之?”說道情深之處,衆人涕泣觑歉。

于是趙貴等五十餘人假義投降侯莫陳悅,并慷慨陳詞,請求收葬賀拔嶽。侯莫陳悅為收攏賀拔嶽部的人心,便答應了,趙貴這才将賀拔嶽的屍體送了回來。之後與寇洛等人糾集部衆,逃往平涼,共同商議抗拒侯莫陳悅。

至平涼後,寇洛雖然是賀拔嶽舊部中最為年長的,但自認能力不足,不足以上司群雄讨伐侯莫陳悅,趙貴第一個提出擁護夏州的宇文泰為新一任關隴集團的首領。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

宇文泰至平涼後,任趙貴為大都督,兼府司馬。侯莫陳悅被平定以後,趙貴以原來的軍職和持節,代理秦州政務,任秦州大都督。

趙貴在管理秦州時,治事清平,深受百姓和下屬官吏的信任、愛戴。

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讨伐高歡,不敵。高歡進逼都城洛陽,宇文泰聞訊後,急忙派趙貴、梁禦前去救援孝武帝。救援軍還未渡過黃河,孝武帝已逃入函谷關。至此,北魏開始分裂為東、西魏。東魏以高歡為代表,西魏以宇文泰為代表。孝武帝入關後,趙貴授車騎大将軍、儀同三司,兼右衛将軍。

時曹泥據守靈州,與高歡有私通,成為了宇文泰後方的大患,于是宇文泰命李虎、攜趙貴、李弼等人率軍征讨。曹泥降。

同年年末(534年),孝武帝為宇文泰所害。随後趙貴因參與擁立魏元帝元寶炬,被晉爵為公。

大統初年(535年),宕昌國君主梁仚定在黃河以西作亂,趙貴被任命為隴西行台,攜侯莫陳順等人前去平定,梁仚定懼怕,自稱藩屬請罪。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

大統二年(536年),關中鬧饑荒。于大統三年(537年),高歡趁此時機向關中進軍,宇文泰被迫率軍抗敵,小關之戰,沙苑之戰,接連二場大戰均以西魏獲勝,洛陽落入西魏手中。趙貴因功被任命為侍中、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晉封中山郡公,授雍州刺史。

大統四年(538年),高歡部下侯景、高昂重兵包圍洛陽金墉城。當時宇文泰正陪西魏文帝元寶炬回洛陽祭掃北魏帝陵廟,聞訊後率軍馳援。東、西魏第三場大戰——河橋之戰拉開序幕。

此戰中,西魏一開始節節勝利,侯景大敗而逃,東魏猛将高昂兵敗身亡。兩軍交戰數十合,從早打到晚,此時戰時風雲變化,濃霧四起,東魏集中精銳,主攻西魏由趙貴、怡峰所率領的左翼,趙貴不敵。同是由于濃霧關系,與宇文泰失去聯系,趙貴帶人先行撤逃,西魏全軍由此潰敗。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

高歡已故愛将高昂的哥哥高仲密,有一個如花似玉的老婆李昌儀。高歡有個色膽包天的兒子高澄,垂涎李昌儀的美色,将其調戲,李昌儀衣服盡裂。高仲密一怒之下投奔西魏,宇文泰率軍迎接,邙山之戰拉開序幕。

當時趙貴統率左軍,因違犯軍律,導緻作戰失利,以緻全軍潰敗,坐罪被免去官職。但在不久之後,不久恢複官爵,任禦史中尉,加大将軍銜。

大統十四年(548年),東魏高嶽、慕容紹宗、劉豐等将率十萬步騎進攻王思政所在的颍川,久攻不下,曾一度為王思政所退。

次年,東魏派遣增兵,繼續包圍颍川。西魏派遣趙貴率軍救援,東南各州兵馬俱歸趙貴排程。此時包圍颍川的東魏築堰引渠,水灌城池,使援軍無法靠近。王思政因援軍無法到達而全軍覆沒。趙貴撤軍傳回,不久任柱國大将軍,賜姓乙弗。

同年,柔然國侵犯西魏廣武,趙貴領軍将其擊潰,斬敵首千餘級,繳獲大量軍備物資。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

六官建立後,任命趙貴為太保、大宗伯,改封南陽郡公。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宇文泰病故,遺命宇文護接替自己掌管軍政事宜,輔政宇文泰之子宇文覺。由于宇文護論政績、軍功都平平無奇,不足以關隴老人臣服。幸得于謹鼎力支援,勉強接管。

次年,西魏權臣宇文護迫使跋廓廓禅讓宇文覺,建立北周。趙貴被任為太傅、大冢宰,晉封楚國公。

孝闵帝元年,趙貴、獨孤信自認是與宇文泰平輩的元勳重臣,對小一輩的宇文護攝政專權心存不滿。于是兩人密謀刺殺宇文護,到了約定之日,趙貴意圖起事,但被獨孤信所制止。而此事讓宇文盛所知,秘密赴京,向宇文護告發其事。趙貴是以被宇文護處死。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

觀其趙貴一生,并無非常出彩的戰績。能拿得出手的一是平定梁仚定之亂,可是仗還沒打,梁仚定就服軟了。二是擊退柔然國的進犯。

同為八柱國的侯莫陳崇單槍匹馬生擒萬俟醜奴、于謹攻下了梁都江陵、李弼決定沙苑大戰的勝負,面對這樣的戰功,趙貴是絕不能望其項背的。論軍事能力甚至更及不上達奚武、楊忠、韋孝寬、若幹惠、王思政等人。

河橋之戰、邙山之戰,這兩戰趙貴都是統率左軍,也都是第一時間被擊潰的一方,導緻西魏的慘敗。尤其是河橋之戰,如果趙貴能再堅持下,而不是第一個撤逃,等後軍李虎前來,可能戰局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趙貴之是以能位死八柱國一,一方面趙貴是跟随賀拔嶽征關隴的老将,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是第一個提議擁立宇文泰的人。

盤點南北朝時期名将錄(趙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