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慧城市是當今世界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為進一步推進重慶智慧城市建設工作,11月2日,市政協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據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主任張明樹介紹,為準備這次協商,今年5至10月,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牽頭開展了深入調研。市政協調研組在走訪了相關部門、試點區縣和通信企業後,梳理出智慧城市建設的熱點難點問題,并合力探尋破題路徑。
難以實作真正的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怎麼破?委員們建議,成立重慶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上司小組及專門辦公室,統一協調相關工作;全面梳理全市智慧城市建設資源目錄,制定全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路徑圖;以廣大市民的要求為導向,全面整合惠民資訊平台及相關服務資源,使廣大市民輕松享受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生活方式的轉變。
基礎相對薄弱,網絡資源過剩和資源盲區同時存在,怎麼破?委員們建議,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準,加大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專用網絡建設,加強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物聯網建設,繼續推進寬帶“提速降費”。對此,參加專題協商會的副市長陳綠平積極回應說,“我們将增強市民對‘提速降費’的獲得感,提升資訊化發展總體水準,打造全國一流的網際網路産業高地。”
用網絡聯系千家萬戶,使社群居民在“吃、住、行、遊、購、娛、健”等方面得到實惠和便利,這是渝中區石油路街道智慧社群的新面貌。而在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吳勝宇看來,智慧社群的建設除了試點區縣的積極探索,更需要在社會層面大力宣傳,推動全民參與。他在調研中發現,由于缺乏有效的宣傳和溝通,還有很大一部分社群居民認為智慧社群建設是政府部門的工作,導緻有些項目推進過程中不被了解,甚至遇到阻礙。另一方面,智慧社群建設壓力較大,單憑政府投入遠遠不夠,如果不能有效引入社會和市場主體參與其中,勢必會造成工作推進困難。他建議,智慧社群建設要真正做到政府主導、居民參與、市場運作、智慧共享。
裴小紅委員沒有想到,她在協商會上提出的關于智慧照明系統開發和建設的建議,會得到副市長陳綠平的關注和回應。
路燈作為最密集的城市基礎設施,是最理想的網際網路接入端口的載體,也是分布在城市中最廣泛、最均勻的物聯網。“可依托路燈這個有效的載體,實作資訊化自動化的系統建設。”裴小紅建議,政府加大推動智慧照明系統建設的力度,不斷改進智慧照明系統商業模式的設計,通過宣傳,增加智慧照明系統建設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同時提升社會公衆對智慧照明的重視程度,制定和完善相關技術标準,做到因時因地優化使用。
“路燈的管理需要地方性标準”、“路燈的建設今後可以大量運用智慧照明系統”,從陳綠平的回應中,裴小紅仿佛看到智慧照明之光已在不遠的前方閃亮。
“要牢固樹立綜合治理是第一環境、平安是最大民生的理念”;“要牢固樹立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的思路”……近日,陝西省西安市政協就完善城市社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制體制召開專題協商會。與會代表建議,完善體制機制,建構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格局。
“目前在社群治安綜合治理實踐中,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取向:一種是政府直接主導的,一種是社群自主推進的,前者明顯占據主導地位。”特邀參加本次會議的陝西省政協委員、西安财經學院教授陳曉莉指出,政府主導模式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現在社群治安工作主要是上級職能部門主導和推動,社群層面則表現為配合政府工作,往往是應付上級檢查、消極被動參與,缺乏自主、持續參與的内生動力。”
“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紛紛進入社群,推行‘一站式’服務,熱衷于到社群‘挂牌子’、‘插旗子’、‘發帽子’,導緻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資金,而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陳曉莉認為,社群社會綜治工作現在要盡快實作從政府單一主導向社群自主性治理轉向。改變主要依靠行政權力、行政資源的慣性思維;建立自上而下的行政體系與自下而上的居民自助體系相結合的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制機制,以此提高社會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市政協常委、陝西洪振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洪也持相同觀點。他說:“社群行政化過于明顯,并不利于社群的整個管理。”他表示,對于在社群生活的千千萬萬的群衆來說,政府行政機關并不能按多少個人指派一個部門的行政人員的方式來幫助大家解決問題,是以需要大量的社群群衆、社會公益性機構的參與。他建議,把社群引入公益性機構、引導組織群衆自治團體作為社群管理的重點研究,使群衆對自己的社群能夠關心熱愛,進而使社群管理良性運轉。
住宅小區是社群的核心要素,市政協委員、西安高新區社會管理局副局長劉國興提出,現在是“九龍治水(物業管理的)”,但群體性堵門堵路的情況還時有發生。其深層次原因在于:未形成物業管理的現代治理格局;物業管理體制不順;業委會未有效發揮作用,未建立起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物業服務關系。
劉國興呼籲,彌補物業管理領域體制機制短闆,減少社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源頭性隐患。進一步建立以業主權益保障為中心的監管、服務體系和“協同無縫管理”的政府運作機制,進行綜合治理。
王洪則提出,運用資訊化手段處理、分析、管理社群公共安全,提高治安綜合治理的智能化水準,但資料不能涉及其他保密隐私的内容。
此外,委員們還建議,要完善黨委上司、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制保障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盡快出台《社群治理條例》;把社群治安防範體系建設納入城市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等。
據悉,為了讓本次會議凸顯實效,此前,西安市政協開展了相關調研,對7類12個社群進行實地走訪并召開了多次各種類型座談會。“要進一步推進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方法創新”在最終形成的調研報告中,“創新”貫穿在每條建議之中。至于為何強調創新,劉國興的話或許就是答案:多一些“講究”,就少一些“将就”;多一些體制機制突破,就少一些“頭疼治頭、腳痛治腳”。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