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oogle揭秘SSD可靠性:SLC閃存神話破滅!

ssd固态硬碟已經逐漸普及,但是很多人對它的可靠性問題依然憂心忡忡,也存在很多誤解。事實上,ssd仍然算得上新鮮事物,對于它的很多表現人們依舊缺乏足夠深入的認識。

最近,google工程師raghav lagisetty、arif merchant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bianca schroeder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閃存的實際可靠性: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flash reliability in production: the expected and the unexpected),得出了一些驚人的結論。

這項研究曆時長達6年,覆寫了十多種ssd的品牌,企業級和消費級産品都有,slc、mlc、tlc三種閃存類型都有,加起來一共跑了幾百萬天。

google揭秘ssd可靠性:slc閃存神話破滅!

  主要結論:

1、不可糾正比特錯誤率(uber)這個參數毫無意義,不要理會它。

2、好消息:原始比特錯誤率(rber)在使用損耗中的增長速度比預期得要慢,而且與uber後者其他錯誤無關。

3、高端的slc硬碟并不比mlc硬碟更可靠。

4、壞消息:ssd的故障失敗率比機械硬碟低,但是uber更高。

5、影響ssd可靠性的是其年齡,而不是使用程度。簡單地說,一塊閑置了兩年的ssd還不如一塊使用了一年的更靠譜。

6、全新的ssd裡也會普遍有壞塊。如果一塊ssd裡有大量壞塊,可能會影響其他更多區塊,導緻晶片損壞。

7、30-80% ssd起初就有至少一個壞塊,2-7%使用四年後會有至少一個晶片損壞。

其中兩個結論最為讓人吃驚,首先就是第三條。

我們知道,nand閃存分為三種:slc是單層單元,性能最好,壽命最長,但成本也最高;mlc是雙層單元,性能、壽命都适中,是主流首選;tlc是三層單元,成本最低,但是性能和壽命也相對偏低,是如今的熱門。

一般都認為slc閃存是最好的,企業級ssd普遍都是用它,廠商也會極力宣傳多麼多麼可靠,不過根據google的研究,slc、mlc在可靠性上其實差不多。

當然這不代表企業級slc ssd都是忽悠人,它們都精選了品質更高的晶片,輔以更大的備援容量比例,以及各種可靠性增強技術,貴是應該的。

而根據第五條,不用擔心頻繁使用ssd會縮短其壽命,閑着不用才會更讓其短命。這和很多電子裝置其實是一樣的。

另外,研究中的ssd其實都很耐用,沒有一個接近使用極限,即便是3000次寫入放大的mlc ssd也毫無問題。

至于現在大家很擔憂、不少人很鄙視的tlc,該研究因為時間較早并未涉及,但是無論從技術原理還是實際表現上看,tlc閃存的ssd滿足日常應用時沒有任何問題的,不必多慮。

總的來說,ssd不可能堅若磐石,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大家可以放心使用,當然任何時候及時注意備份重要資料都是很關鍵的。

對ssd可靠性感興趣的,還可以參考之前的一系列寫入測試文章:《固态硬碟連寫2500tb:終于……全死了!》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