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本寒冬來臨,移動醫療企業光靠講故事還能拿到錢?

講故事?看收入?拼模式?移動醫療項目的融資正在變得越來越難,對很多投資人來說,看一百個項目投一個标的,已經成為了常态。

像2015年上半年那樣,有一本好看的項目計劃書,有一個會講故事的團隊就能融到資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了。

但盡管如此,在這個資本寒冬裡,依舊有大量的投資資金在關注着這個領域,比如不久前平安好醫生便被媒體報道正在籌劃a輪融資,如果進展順利的話估值将達到30億~40億美元,并且已有多家投資機構參與詢價。這意味着,如果成功融資,平安好醫生将全面超越2015年9月獲得的3.94億美元融資,以及估值在15億美元以上的挂号網。移動醫療項目的估值又将再創新高。

“投資人常常關心的問題是你的項目拿什麼來變現?”高特佳投資集團首席戰略官、執行合夥人曾小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希望通過你找到好醫生、簡化看病流程;醫院希望通過你将管理變得更有效率;醫藥、醫療器械廠商希望通過你可以進行更精确的定向營銷。移動醫療項目必須要在涉及的環節中産生價值,才值得被投資。”

在曾小軍看來,移動醫療涉及的諸多環節中,健康管理、自診、自我用藥、導診、候診、院外康複已經可以從線下遷移到線上;而診斷、治療、院内康複由于較高的技術壁壘,還主要線上下。

“對于醫院來說,目前最核心的依舊是解決治療效率。”曾小軍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誰解決問題的效率更高,誰就存在變現的可能。”

事實上,《第一财經日報》記者的在通路中發現,變現能力和盈利模式已經成為了移動醫療項目能否在這個資本寒冬獲得彈藥的關鍵。

“我們在進行a輪融資的時候,投資人最關注的是項目大方向,那時候融資很容易,而現在(b輪)的投資者會更關注一些務實的方面,問的都是與現金流、變現有關的問題。”口腔醫療o2o平台創始人孫廣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他們的b輪融資已經接近完成。

據了解,身處移動醫療細分領域,目前好牙醫平台覆寫全國醫生8萬多。其中,app注冊醫生已達3萬多人,占全國執業口腔醫生的近三分之一。

“其實作在再有新的團隊來切分這塊的蛋糕已經不太容易,因為資本不願意投給你去燒錢搶醫生,他們開始關注如何取得回報。”孫廣峰透露,“以好牙醫為例,此前我們的布局重點是打造對患者來說價格透明的就醫平台,因為患者都知道,看牙‘水分很多’,這可以給患者帶來價值。另一方面,給醫生和診所提供客戶管理服務,降低營運成本,樹立他們的品牌,給他們帶來客戶。”

孫廣峰介紹,在獲得了患者和醫生、診所雙方的使用者粘度後,醫生和診所可以從平台獲得更多資源,好牙醫從中擷取少量利潤分成,這是目前好牙醫平台核心變現手段。當然,規模化提供耗材與裝置也是好牙醫平台變現的途徑之一。事實上這兩者也是最打動投資者的地方。

根據波士頓咨詢的預計,到2020年,中國數字化醫療市場規模将達7000億元人民币。在2015上半年,國内移動醫療風投總額近8億美元,超過2014年全年45億元人民币的總和,而全國移動醫療平台數量也已經超過超過2000個。

“初期時候,移動醫療是圍繞醫生和患者痛點需求來切入,以擷取使用者流量為核心。但現如今,入口整合、客戶需求深度挖掘已變為核心,甚至會出現一些垂直型的使用者平台來與大使用者平台共存競争的情況。而bat等會在之前的基礎上,嘗試切入診斷和治療環節的服務,變現變得越來越重要。”曾小軍表示。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