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你如何設計公司内部的資料平台

何為資料産品?從廣義上講,一切以資料作為驅動或者核心的都叫資料産品(例如資料報表平台、dmp、搜尋與精準化産品、風控産品等等),從狹義上講,就是公司的内部資料平台。今天和大家讨論的,主要是關于公司的内部資料平台的搭建。

公司的内部資料平台,主要作用是提供給公司内部所有部門人員使用,使公司内部的所有業務能夠通過資料來驅動和決策。簡單點講就是通過資料平台來驅動公司内部的資料化營運。

那麼如何設計一款好用的資料産品呢?

資料産品經理本身就是一個合格的資料分析師,是以資料産品經理需要深刻的了解業務,需要知道業務部門想要看什麼資料,這些資料現在是否能夠擷取到,業務方通過這些資料分析,是如何推進和改善業務的。

資料産品要根據使用方的特點設計出符合使用方需要的内容,産品要有層級和結構,如果你設計的一張資料報表既要滿足管理層又要滿足一線業務人員的需要,那麼這樣的資料産品很大可能是體驗比較差的,因為老闆和一線人員看資料的視角不一樣,老闆們一般是把握業務的大方向,主要看一些關鍵性的名額,并希望知道這些關鍵名額出問題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是以給老闆設計的報表需要結構簡單易懂,并能夠基于這些關鍵名額的異常給予問題定位。一線人員主要是偏執行層面,他們看資料的粒度一般都很細。

資料産品一定要注意資料品質、規範、統一,因為公司的資料平台是面向所有部門的,怎麼保證公司的所有部門人員對于資料的了解是一緻的,這點特别難,首先公司的各個生産系統就是千差萬别,由于各種客觀因素,導緻生産系統的資料品質和結構也會千差萬别,這樣資料倉庫的資料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資料平台的資料品質依賴于資料倉庫底層的資料模型,是以一個好的資料倉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資料平台的資料品質。

下面我們就從實戰的角度來加以闡述,a公司是一家電商公司,那麼a公司的各個部門需要看哪些資料?他們平常看資料的場景主要是哪些呢?首先我們應該知道這些部門的kpi是什麼,如果我們對負責支援的部門的kpi都不了解,怎麼能設計出來好的資料報表呢例如采購部門的kpi基本就是銷售額使用者數銷售毛利采購成本,營運部門的kpi就是使用者複購使用者流失轉化率,市場部門的kpi就是流量、新客。

優化商品的導購屬性資訊,幫助使用者跟精準的觸達。如果是産品本身的問題那可能就需要引進新品(例如從國産到進口、從低端到高端)。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