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構智慧城市的五個關鍵點

智慧城市作為目前城市發展的基本方向和緻力重點,是讓城市更宜居更美好更惠民更利民的關鍵之舉,必須緊扣惠民利民的核心所在,給群衆帶來切實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強化務實為民導向。一方面要突出宏觀導向,就是一個城市對智慧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其理念、原則、方法和重點任務等,都必須把群衆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到以人為本、為民謀利;另一方面要突出微觀導向,就是善于區分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标,從最急迫、最現實的事情抓起,讓所做的工作立竿見影,既解得了“近渴”,也服務于“遠需”。

發揮管理平台功能。應該說,數字化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着力點所在。建設什麼樣的數字化平台,在所有的城市幾乎大同小異,關鍵在于既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為此,應當把數字化平台作為樞紐,突出“快”、“暢”、“實”,緊盯城市部件管理和事件管理兩個重點,建構從發現問題、反映問題、處置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良性流程,確定第一時間消除各種“髒亂差”現象,讓大家看到智慧城市的實際成效。

完善綜合資料系統。城市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隻有底數清楚、層次分明,才能便于管理、優化服務。建構智慧城市,目前一個急迫的任務應是建立完善綜合性城市管理資料庫,加強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化管理與監控服務,加快市政公用設施智慧化改造,建構城市虛拟仿真系統,實作城市地下空間、地下綜合管廊、城下管網資訊化管理與運作智能化,為人們生産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拓展民生服務應用。面對資訊化帶來的機遇條件,智慧城市建設既要注重解決城市面上的各種問題,也要融入到民生服務的方方面面,成為城市肌體的潤滑劑和伺服器。是以,應立足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資訊技術與城市管理服務的融合貫通,進一步拓展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環保、智慧社群等多領域的應用,打造更多為民便民利民的資訊化品牌,讓“城市的智慧”展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

引導群衆廣泛參與。城市活動的主體是人,服務的對象是人。如果沒有群衆的參與,智慧城市就難言智慧。建構智慧城市,必須把人的因素最大程度調動起來,讓人人參與城市管理,成為城市的主人翁,共同營造美好的智慧家園。比如,讓群衆參與的“随手拍”獎勵制度,就是非常好的參與管道和方法,應當進一步加以完善、推而廣之,形成常态化的參與機制。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