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下,你們曾經看哭的電影叫什麼?
很奇怪,小時候對于悲情戲沒有什麼概念 不了解父母為什麼會在看電影的時候偷偷抹眼淚 還騙你說那是打哈欠 有些電影小時候樂呵呵地看 長大後卻是哭哇哇地看
這部電影就是如此
以前不認識鄭則仕
隻記得叫“肥貓”
現在認識了
我還是叫他
肥貓。

《何必有我?》
這部電影由鄭則仕自導自演,編劇是黃百鳴,沒想到逗樂我們一個童年的“開心鬼”,寫起悲劇來還是一樣的催淚。
這不是一部商業電影,但卻幾乎成了那個年代的票房冠軍,鄭則仕那段時間也是拿獎拿到手軟。
那麼,這部電影到達神在哪裡?
人物一:肥貓
單純是單純,神經病是神經病,兩者不一樣
肥貓有着成年人的身軀,魁梧的身材裡卻裝着小孩的腦袋
他天生低能,但他懂事,隻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他懂幫助媽媽,懂和人打招呼,不吵鬧,不流口水
會跟着雨滴的節拍唱着跑調的莫妮卡
但是卻一直被人叫神經病,村裡人躲着他,惡霸欺負他
隻有同樣單純的小孩,肯和他一起玩
他沒有錯,隻是生錯了時代,隻是“命不好”
他想幫助媽媽,但是每次都弄巧成拙
爸爸媽媽是肥貓的精神支柱,是以當媽媽去世的時候,肥貓不再笑了
當爸爸媽媽被侮辱的時候,他終于反抗了,拿起了菜刀
不是因為他是低能,是以拿起了刀,而是因為時代,因為命運終于把一個老實人逼瘋了
人物二:肥貓媽媽
為母則剛
肥貓媽媽是我心中最深刻的母親印象
肥貓生活在農村,父親早逝,單薄的母親靠賣豆腐花維生,可是生活的苦,肥貓并不知道,因為他的母親獨自承受了所有悲傷。
母親賣豆腐花,會被巡邏的警察趕。
家裡每次下雨,還要挂着各種鐵罐接漏進來的雨水。
鄰居每次過來寒暄都隻是為了借東西,但從來沒還過,還嘴上罵自己的兒子神經病。
丈夫死去,卻還要不斷騙肥貓,說爸爸是去美國賣臭豆腐,給肥貓活下去的希望
肥貓單純懂事,可是卻天天受惡霸的欺負,去打工洗碗還搞砸了人家的碗。
身為母親的她,承受了太多壓力,太多心酸,有很多苦無法述說。
母親唯一一次爆發,就是與社工koko談論肥貓的下半生問題
她恨當時的環境,底層人得不到幫助,她恨那些說自己兒子神經病的人,她恨自己不公的命運,但是她又無可奈何,她打了又被惡霸欺負的肥貓,有氣也隻能撒在肥貓身上。
她也怨恨肥貓是個低能兒,但是她是個母親,還是選擇了獨自拉扯肥貓長大,獨自忍受所有人異樣的目光。
直到自己終于病倒了。
肥貓媽媽的去世是一個淚點,最後母親去世都沒能閉上眼睛。
她還想活着,因為她走了,肥貓怎麼辦?
主題:殘酷的現實
殘酷的社會現實
電影更多的是向我們展示社會底層人民以及社會工作者的艱難
社工koko一心想幫助肥貓一家,但是無奈政策,無奈需要幫的人是在太多了
周主任拉開幾抽屜滿滿的資料,向koko說,天底下有太多像肥貓一樣的家庭了,他也想先幫助肥貓,但是幫了的話,其它同樣艱苦的人怎麼辦?
社會工作者很努力地想幫助困難的人,但是卻總能收到一句,“再等幾年就排到你了”的通知
這也是為什麼周主任一直強調,不要投入感情,因為我們不是萬能的
社工隻能提供關懷和幫助,但還是改變不了底層人民的根本苦難
就像koko數次想幫肥貓一家申請救助福利,但一直沒能成功
社工不能投入感情,這是多麼諷刺的事
還有,為什麼肥貓會畏懼警察?
這一點也值得深思
我很想知道,“開心鬼”黃百鳴,到底經曆了怎麼樣的事情,才會如此憤慨地寫下這樣的劇本,為這個故事命一個“何必有我?”這樣的名字。
就像肥貓媽媽經常說的,這一切都是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