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必有我》1985年鄭則仕自導自演的電影,内容寫實,影片裡的現象現在依然存在的。記得初次看的時候是90年代,裡面的肥貓記憶猶新,甚至給同學起外号都用肥貓。現在溫故了下影片,紅了眼眶。
“拿開你會欺負我"
“不會的”
鄭則仕家境貧寒,父親是碼頭勞工,母親給人做幫傭。因為家裡窮,鄭則仕國中便辍學養家,他做過廚房雜工,當過珠寶技工。他曾說過,那時候隻有一個願望就是賺錢,讓全家人從貧民窟裡搬出來。1972年,長弓影業公司舉辦第一期演員訓練班,21歲的鄭則仕不顧家人反對跑去報名參加。1976年,無線電視台舉辦聲寶片場之演技比賽,一舉奪得第一期比賽的總冠軍,從此成為無線電視台的簽約藝員。
努力的鄭則仕,憑借極具辨識度的外形和絕佳的觀衆緣,在喜劇界開辟出一片天地。
入行第二年他就當上了男主角。此後,片約不斷,鄭則仕一口氣接連出演了幾十部喜劇片,一度成為香港片酬最高的喜劇演員之一。
1985年,鄭則仕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家喻戶曉的劇情片《何必有我》,主人公就是大家熟知的“肥貓”。他憑借該片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鄭則仕也開始被貼上“肥貓”的标簽,事業如日中天。
1989年,鄭則仕在跑馬地購買了一套300平方米的豪宅,和家人一起搬了進去。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兮旦福。
1993年,鄭則仕自組公司,斥巨資拍攝《四九風雲之劫後英雄傳》,但該片票房慘敗,虧損了1000萬港元。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公司在經營上也遇到問題,資金缺口高達8000萬港元。一些投資人聽說後,紛紛上門讨債。鄭則仕開始四處向朋友借錢,但朋友們的冷眼旁觀讓他心寒。有個關系不錯的導演勸他說:“好多像你這樣投資失敗的人,都申請破産賴着不還。事情過去後,就算了,你又何苦這樣?”但鄭則仕不想這樣。他跟一些導演朋友承諾說:“隻要你借錢給我渡過難關,以後我拍戲可以不要酬金,而且随叫随到。”但有些人卻落井下石的說:“現在電影市場不景氣,我肯不肯用你都是個問題,你以為自己多值錢啊!”沒人借錢,隻能自己想辦法。鄭則仕賣了豪宅、豪車,用來還債。雖然整日碰壁已經讓他看透了人情冷暖,但當滿頭白發的父母再次住進簡陋的出租屋裡時,鄭則仕哭着跪在母親面前說:“媽,你相信我,總有一天我會重新讓你搬回來。”
為了還債,鄭則仕主動找導演争取各種演出機會,哪怕是隻有幾個鏡頭的客串角色也不放過。但牆倒衆人推,他在片場不但遭同行奚落,片酬也被打壓得很厲害。他在香港演藝圈陷入了空前的窘境。幸運的是,鄭則仕憑“肥貓”一角,在内地累計了不小人氣。一些朋友開始幫他聯絡出演内地影視劇。他很珍惜這些演出機會,從不計較酬勞。據說他曾一天内在橫店客串了三個電視劇,淩晨3點才收工,卻隻賺到幾千塊。但這樣的忙碌,鄭則仕也心甘情願,他覺得這錢賺得踏實。為了早日還清債務,鄭則還參與幕後制作工作,沒時間吃飯就買來成箱的友善面充饑。敬業态度為他赢得了口碑,有導演感慨地說:“請鄭則仕,堪稱是小成本高水準。”在導演們的口碑相傳下,找他制作電視劇和電影的導演越來越多。
2004年,負債十年的鄭則仕終于還清了債務。但他仍舊保持節儉的生活習慣,每天吃劇組的便當,收工後最多就是到快餐廳随便吃一點。朋友笑他愛财,他呵呵笑着說:“我吃過苦,節約沒什麼不好。”
2007年鄭則仕重新在香港跑馬地購買了兩套豪宅,讓父母和妻兒搬進了新家。
感受過這世間的萬般薄涼,還能以一顆寬厚之心待人,實屬難得。鹹魚翻身的鄭則仕沒有拒絕過任何人的幫忙請求,包括那些曾經奚落過他的人。對于這個圈子,鄭則仕看得很透徹:“在這個圈子裡面,工作好除了實力外,還有一半是運氣,不是純粹因為你的實力。那實力就沒有用嗎?不是,你有很強的實力,運氣來的時候,你可能就撐得久一點。十年二十年,觀衆還是很喜歡你。如果沒有實力,一部戲紅了之後,就沒有下文了。就好比一個坐标系。實力就是橫着的那個坐标,運氣就是豎着的那個坐标。如果你的實力很強,橫坐标很長,那麼運氣來的時候,你的縱坐标就會達到峰值,随着你的橫坐标繼續延續,撐得更久。而如果你沒有實力,縱坐标偶爾有個峰值,下面就後續無力了。就是這個道理。”
入行37年,兩獲香港金像獎,經曆過人生大起大落的鄭則仕始終把自己當新人,每天堅持看電影、電視劇和各類電視節目,虛心學習别人的導演手法和表演技巧。作為演員,65歲的他還有一個夢想:“除了‘肥貓’之外,還能多演幾個讓人記得住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