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一代WiFi技術HaLow盯上智能家庭和物聯網

一種功耗更低,傳輸距離更長、覆寫範圍更廣的最新wifi新技術即将面世,wifi聯盟将它命名為“halow”。

今年年初,wifi聯盟正式釋出了802.11ah wifi标準,即“halow”。這一技術适合低功耗、長距離的物聯網裝置。

wifi聯盟ceo埃德加·費古洛阿(edgar figueroa)表示:“wifi halow非常适合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以及工業市場的獨特需求。這一技術的功耗很低,穿牆能力強,相對于目前的wifi技術覆寫距離更遠。”wifi halow拓展了wifi的使用場景,既适合小尺寸、電池供電的可穿戴裝置,也适合工業設施内的部署,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應用。

halow采用了900mhz頻段,低于目前wifi的2.4ghz和5ghz頻段。這意味着功耗的降低,而這對于傳感器和智能手表等裝置來說很重要。與此同時,halow的覆寫範圍可以達到1公裡,信号更強,且不容易被幹擾。

需要指出的是,與現有wifi技術一樣,halow技術将在未授權的頻段上運作,是以可能會存在一些幹擾。當然,halow技術也有它自身的短闆,那就是它并不适于用來快速傳輸資料。它并不适用于浏覽網頁,而更适合用在高頻率的微量資料傳輸上。裝置廠商可以按照各自的需求來定制halow以便提高傳輸速度,但是電池續航時間可能會是以受到一些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裝置廠商可以在多久後拿到halow晶片,以及價格如何。據悉,halow可能要等到兩年之後才會出現在智能家庭中,但是智能家庭和物聯網才剛剛起步,是以halow的加盟時機可能并不算晚。

目前,針對物聯網市場的無線連接配接解決方案競争日益加劇,其中最重要的一方是窄帶長期演進(nb-lte)技術,去年下半年,這一技術已獲得英特爾、愛立信及諾基亞支援。在wifi聯盟公布halow之際,at&t(美國第二大移動營運商)宣布推出了低功耗lte子產品。

nb-lte是4g lte技術的一種優化版本,它部署成本低、簡便易用、能效高,非常适合物聯網細分市場。愛立信稱将與英特爾及諾基亞密切合作,及時開發并向市場推出nb-lte商用所需的産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英特爾計劃支援nb-lte技術的商用,提供nb-lte晶片組的路線圖,并從2016年開始進行産品更新。這些産品将納入英特爾日益增加的lte産品組合中。 愛立信和諾基亞提供必要的網絡更新,借助面向低功耗機器對機器通信的優化nb-lte支援現有lte網絡的擴容。

最新消息顯示,美國科技三巨頭微軟高通英特爾剛剛宣布成立一個新的物聯網标準組織,就物聯網技術展開合作。

過去幾年,兩家晶片巨頭高通和英特爾分别帶領互相競争的标準組織發展物聯網産品,分别為英特爾的“開放互聯聯盟”(oic)和高通的“allseen聯盟”。未來,兩家組織将展開合作,并以oic為基礎成立新的标準組織“開放互聯基金會”(ofc)。據悉,這一新組織将取代oic的所有活動,oic的目前成員都将加入這一新組織。高通仍将參與allseen,而任何支援allseen标準的裝置都将支援新的ofc标準。

“我們認為,碎片化是物聯網的大敵。是以我們與有着類似想法的公司展開合作,投資物聯網的未來。”高通進階副總裁、新興業務總經理邁克爾·華萊士(michael wallace)表示。

軟體巨頭微軟此前對物聯網參與不多,但微軟windows 10系統也針對低功耗裝置進行了專門的設計,而微軟azure公有雲平台也針對網際網路裝置提供了訂制的服務。微軟windows和裝置集團執行副總裁特裡·邁爾森(terry myerson)表示,所有運作windows 10的物聯網裝置都将支援ocf标準。

根據wifi聯盟公布的最新資料,今年wifi裝置出貨量将達到30億台。截止去年,全球wifi裝置出貨量已經達到120億台,到2016年年底,這一數字有望沖破150億台。到2019年,将有超過100億台裝置可接入全球家庭路由器。

wifi聯盟還公布了2016年的技術路線圖。同時,還将引進wigig(無線千兆)認證,支援多重視流影像、4k視訊同步等多種情景模式。這将适用于支援2.4ghz、5ghz和60ghz三種頻帶的裝置。此外,wifi位置計劃将催生基于位置資訊的新應用程式。在位置網絡的覆寫範圍内,支援wifi位置的裝置将可對室内和室外的位置作出精确定位。

對于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美國科技毒舌評論家莫博士稱:“物聯網仍是一片混亂”。“即使在2014年開始,各大公司就相繼推出了各種各樣的裝置和應用,将使用者的燈具、恒溫器,甚至門鎖和其他家居控制起來,其中某些裝置還要捆綁使用。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些東西都太複雜和令人困惑了。雖然蘋果、google等其他大公司試圖引入一些管理系統,給物聯網注入一定的規則和秩序,但是物聯網制造商們都對此不屑一顧。”莫博士說。

在中國市場,zigbee、wifi和433m都在争奪智能家居控制的“制空權”,當然還有各種各家公司在2.4g或433m頻段上自己定義的标準。紛繁的連接配接标準不但沒有增加智能家居控制的便利性,反而給裝置之間以及裝置和網關之間的互聯互通增加了難度。為了使家庭中各種裝置能互聯互通,高通推出其allseen平台、華為推出hilink連接配接協定,這些公司都在聯合合作夥伴緻力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到底哪類技術或平台能在智能家居戰場上勝出,目前沒有定論。

作為網際網路溫控的首創者,索拓科技将密切關注物聯網、能源網際網路以及智能家居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與變革,緻力于引領國内暖通自控行業轉型更新,協助中國小康家庭過上舒适與節能兼顧的幸福生活。

對于傳統暖通公司來說,索拓科技研發的“2026網際網路溫控”,榮膺2015(第14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優秀案例,其最大價值在于能為傳統暖通裝置提供網際網路化的支點。無論地暖、空調,還是壁挂爐,都可通過比對一個2026網際網路溫控器,迅速更新成為“網際網路+”暖通系統。

2026網際網路溫控團隊基于市場實踐認為,對于使用者來說,智能家居中哪種無線協定哪種傳輸方式并不重要,體驗好,安全性、穩定性高才是能打動使用者的關鍵。智能家居要普及,必須得讓大衆用得起、用得好、用得值,這才是王道。要用得好、用得值,體驗就得好,要想體驗好,人和物、物和物、裝置和裝置之間的“對話”(通信),就要便利流暢,誰能把這點做好,誰才會在智能家庭中擁有一席之地。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