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說到“七子餅”,茶友們都知道是普洱茶,可是你真的知道什麼是“七子餅”?它又是什麼時候如何産生的嗎?看完這些問題,你肯定會懂的。
1、什麼是七子餅茶?
答:七子餅茶采用雲南曬青毛茶,經普洱茶工藝加工後,不碾不磨,緊壓成餅,顯其條索。餅圓如月,每餅重7兩,用現代品質機關計量,為357克。七餅為一筒,多用筍殼包裝成筒。
2、七子餅茶隻有雲南有嗎?
答:是的,七子餅茶隻有雲南有。七子餅茶特指用雲南普洱茶壓制成形的,每餅重七兩,七餅為一筒的普洱餅茶。根據2008年頒布的國家地理标志産品相關檔案,規定普洱茶為雲南一定區域内獨有的茶品。故七子餅茶為雲南獨有。
3、茶做成餅狀,是雲南人發明的嗎?
答:茶做成餅狀,并非雲南人發明,唐代中原内地已有人制作餅茶。普洱府成立之前,也就是1729年(雍正七年)以前,雲南的少數名族并不擅長做餅茶,而擅長做緊團茶、竹筒茶。
4、七子餅茶的制作始于何時?出處是什麼?
答:1729年(雍正七年),清政府對西雙版納實施改土歸流,置建了普洱府。西雙版納是當時雲南最大的産茶區,清政府為了壟斷雲南茶葉,又在思茅設立總茶店,激化了當地茶農茶商與官府的沖突,當時直接影響到西雙版納的安危。
1733年(雍正十一年),尹繼善接任雲貴總督職務,一上任便着手整頓茶行業,他撤銷思茅總茶店,決定将雲南茶葉納入國家法律管理。次年,尹繼善上奏朝廷,請聘在雲南推行茶法。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朝廷正式頒布雲南茶法,茶法規定買賣雲南茶葉須持“茶引”,每年準許雲南發三千“茶引”,每引可購茶100斤。雲南交易之茶必須為圓餅狀,每個圓餅重七兩,七餅為一筒,每筒征稅銀一分,每張“茶引”可買三十二筒(約合老稱100斤)茶,上稅三錢二分,永為定制(更多關于普洱茶的專業知識,請加董玥個人号:dydy280 了解、交流)。
5、七子餅茶的誕生在普洱茶發展史中起到什麼作用?
答:雲南茶法的頒布和七子餅茶的亮相,使得雲南輸出的茶從此有了規格形狀,友善計稅計量,外觀也整齊美觀,增加了雲南普洱茶的美譽度。也使得雲南茶葉加工、銷售、征稅變得高效和透明。
七子餅茶7兩一餅,7餅一筒的“雙七”規定,使得雲南茶葉得以大規模高效加工、輸出到國内外。加速了雲南茶葉貿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七子餅茶從誕生起,品質受到清廷茶法的嚴格管控、監督,由此七子茶餅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雲南茶葉較高的工藝、品質水準。
圖為:南茗佳人2016年“景邁山200年”古樹茶
七子餅茶從亮相至今近300年,已成為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标準規格,國内外知名度很高,特别我國沿海地區和東南亞各國的消費者,對七子餅茶有很深的信任感和文化情節。
如果您有更多的茶葉知識需要咨詢,請添加南茗佳人茶藝師、評茶師紅傧私人微号:dydy280(長按複制)交流學習。
本文為愛說茶原創文章,作者:子瑜。圖檔源于網絡。關注愛說茶微信:aishuocha(長按複制)茶葉的一切,你都能在這裡知道。
往期精選原創文章推薦:
《六大茶類誰的刺激性更大?你适合什麼茶?》
《雲南獨有的少數民族“吃茶”法,你嘗試過幾個?》
《每個人泡的茶都不同,你知道原因嗎?》